第06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情系教育 同心筑梦
只要愿意 就能有所作为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订报服务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1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系教育 同心筑梦
——武陟县付村小学校长吴应华“出圈”背后的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丁 垒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000
分享到:
  ①
  ②
 
   

  12月12日,武陟县三阳乡付村小学的一次特色劳动教育上了热搜,相关视频在新浪微博上几个小时点击量超过了两千万。12月13日19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栏目和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民生频道对这次劳动教育也进行了报道。

  网友点赞

  这样的教育应该多搞

  视频显示,吴应华在学校改造工地擂起大锤,砸砖头上的水泥,学生们则坐在一边用旧菜刀、斧头等工具把砖头上的水泥刮干净,现场一片叮叮咣咣声,十分热闹。哪个学生刮干净多少砖,都记在小本上,吴应华承诺每块砖支付给学生5分钱。

  原来,从12月6日开始,付村小学开始进行一项校园基础设施改造。按照施工计划,学校原来的西围墙需要拆除一部分。“农村学校条件差一点,拆下来的砖头舍不得扔,我就想到了利用双休日让学生来帮助刮砖。”吴应华告诉记者,“通过这个教育活动,我们想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同时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更重要的是想告诉学生,你辛苦一上午挣的钱可能只够买一包泡面,要知道挣钱的不易,学会体谅家长的辛苦。”

  当天,一些家长也来到学校和学生一起刮砖,用行动支持这次劳动教育。

  吴应华和学生劳动的视频被发到网上后,网友纷纷点赞:“这样的教育应该多开展一些。现在一些孩子觉得钱只是一个数字,不知道挣钱的艰辛。”“可好,这个校长英明!”“这个活动好,比家长花钱送孩子参加劳动强多了”“挺好的,我小时候学校组织大家去山上采茶,我们都很有成就感!”相关视频发出当天,新浪微博点击量已经超过了两千万,这条视频也登上了热搜榜。

  据了解,虽然只是一所条件薄弱的农村学校,但吴应华一直非常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此前该校因地制宜开展的系列品德教育和劳动教育活动在当地广受好评。

  积极主动

  借助社会爱心改善办学条件

  12月12日,付村小学进行的校园基础设施改造已经完工,改造项目是学校“篮球场地硬化和渗水池修缮”。如果你知道这项总费用29400元的改造项目没有花费政府一分钱,你会更佩服吴应华。

  据了解,这项校园改造工程的大部分费用是付村小学向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申请来的。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是一个公益组织,提供的公益项目中有一项叫“乡村学校一校一梦想”,项目目的是通过借助社会公益力量实施一个个费用约3万元的改造工程,帮助更多乡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帮助孩子们完成梦想。

  按照规定,付村小学需要筹集该改造项目30%的费用,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配套资助70%的费用。吴应华和学校老师在微信朋友圈发起了募捐,社会各界人士10元、8元的爱心汇集在了一起,在4天时间内,付村小学超额完成筹款8820元的任务。12月6日,付村小学接到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发来的项目实施通知,吴应华组织工人开始施工。

  和我市很多农村小学一样,因为种种原因,付村小学也曾经学生严重流失,生源最差时全校只剩下31名学生,二年级断层。2018年,吴应华到校任校长后,当地政府投资130万元为学校新建了餐厅,解决留守儿童在校寄宿问题。同时,吴应华带领全校教职工埋头苦干,提升教育质量,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改善办学条件,学校连续两年被该县教体局评为“教育质量奖先进单位”,重新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目前该校有学生125名,所属幼儿园有幼儿70名。

  校长感言

  不负众望 感恩前行

  回顾任付村小学校长以来的经历,吴应华不愿意谈自己的奔波操劳,更多说的是感谢。

  他说,这几年,付村小学的发展不但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人士和学生家长的关心和帮助。

  据介绍,我市公益组织追梦志愿服务中心多次帮助该校开展义卖、研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课外书籍,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衣物,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给予了很大帮助;付村村两委向学校捐赠了一台净水器和一台空调,用于改善学生学习环境;付村爱心人士葛小银为学校捐赠了两台热水器,解决了寄宿学生洗澡问题;爱心人士吴新芳多次为学校无偿劳动,帮学校修缮升旗台、影壁墙……

  就在这次学校篮球场和渗水池施工改造过程中,也有许多让吴应华感动的瞬间:平台显示昵称为“匿名”的爱心人士在学校发起的募捐活动中先后捐赠十几次,捐款总额近300元,吴应华至今不知道这位爱心人士是谁。12月7日,学校募捐已经超额完成,施工已经开始,一名学生的奶奶在学校大门外喊吴应华,说:“吴校长为学校操了不少心,听说这一回要为孩儿们修篮球场,我也得支持。我不会在微信上捐款,这50元你收着。”吴应华说募捐已经完成,不需要再捐钱了,但老人坚持要捐,说:“不管咋样,钱你先收下,回头再给孩儿们弄点别的啥!”

  “我经历的很多事情都说明,大家一提起教育心都是热的,几乎每个人都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更有出息。”吴应华说,“咱作为老师、作为校长,还有啥话说?怎么能不好好教学生?有了这些支持,我有信心和全校教职工一起把学校办得更好,帮助更多孩子实现人生梦想,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图① 河南电视台报道付村小学特色劳动教育。

  图② 付村小学学生在刮砖。

  (本版照片均由付村小学提供)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000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日报视频号
焦作日报快手
焦作日报抖音
焦作网二维码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视频号
焦作网快手
焦作网抖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