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不是雷锋的故乡,但是,焦作市有河南省唯一以学雷锋名义命名的志愿者协会、民政部认定的全国唯一的AAA学雷锋组织。
焦作也不是雷锋战斗过的地方,但是,焦作市的学雷锋活动基地、志愿者岗遍布全市。穿着“雷锋先锋团”红马甲的近2000名志愿者活跃城乡之间,在一点一滴的行动中传承着雷锋精神。
焦作更不是雷锋精神的发源地,但是,焦作市建设有雷锋精神文化基地,填补了河南省空白;建设有雷锋工程体系项目,开了全国先河。
学雷锋活动为何在焦作开展得如此轰轰烈烈?
除了焦作市举全市之力创文明之城、志愿者之城外,还因为焦作有一位“活雷锋”许琳娟。
今年63岁的许琳娟是我市退休职工,焦作市学雷锋志愿者协会会长、法人,“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家庭”等荣誉的获得者。
2000年,她发动身边的姐妹,拉起了一支由12人组成的焦作市雷锋服务队,开始了有组织的社会服务。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焦作火车站成为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危难关头,许琳娟带领志愿者,在火车站“安营扎寨”,24小时值班。截至今年10月,许琳娟已3次出征焦作火车站,值勤达12个月之长,检测乘客185万人次。
今年汛期,我省多地遭遇洪灾。许琳娟带领志愿者给抗洪一线送救灾物资,在新乡卫河决堤口参与护堤行动。为此,她带领的团队获得河南省表彰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抗洪救灾先进集体。
在地处深山区的中站区龙翔街道十二会村,她贴上了自己近一年的退休金,建设集中供水塔,购买潜水泵,改造供水管网,解决了村民们吃水问题。
在博爱县寨豁乡江岭村,她带领志愿者建设山区引水管道,帮助困难家庭修补房顶,建设水冲卫生间和洗浴间……
截至目前,她创建10个学雷锋基地,建设20个雷锋公益项目,以及建设雷锋公益林11个,组建学雷锋团队20余个,培育100多名雷锋讲师团讲师。目前,志愿者队伍发展到近2000人。
上图 许琳娟牵头建造的雷锋展览馆。 本报记者 李晓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