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李 涛
教育界有句名言:“校长的个性决定学校的品位。”作为我市教育的一面旗帜,焦作一中在新的形势下,在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校园管理等方面都独树一帜,有其独特的运作方式。作为这样一所学校的校长,如何引领学校立足教育前沿,让学校名师辈出、人才辈出、佳名远播?对此,记者日前采访了焦作一中校长张克合,探听他的教育理念、治校方略。
“对每个学生成长负责,为每个学生发展奠基。这是我们所理解的教育精神。”张克合认为,一所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决定着办学水平的高低。作为一所老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焦作一中长期遵循的办学方针。该校始终秉承“突出特色,主攻质量,以人为本,追求卓越,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把一中办成“重点大学的摇篮,高中教育的旗帜”的目标,使学校的未来发展有了清晰的目标定位,为学校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焦作一中的发展壮大靠的是什么?张克合说,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对学校的长期关注和支持,焦作一中全体教职员工的无私奉献,全体学子的努力拼搏,成就了今天勇争一流、追求卓越的焦作一中。
名校源于名师,名师成就名校。说起焦作一中优秀的教师团队,张克合如数家珍,他们中有省、市级名师,有国家级骨干教师,有焦作市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有焦作市功勋教师、优秀教师……“这支教师队伍能征善战且勇于进取,团结合作且敢于创新,技艺精湛且结构合理,这是过去成功的保证,更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动力。”张克合评价。
说起这支优秀教师团队的发展与成长,与该校对教研组建设的重视密不可分。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该校以科研促教学,注重学科建设,实行校领导、中层干部联系教研组和年级组制度,加大集体备课力度,推行青年教师跟踪培养计划,完善教研组教师培养制度,强化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开设教师论坛等。
谈起教研组建设,张克合说,教研组就应该学习风气良好,学术氛围浓厚,教研活动专业,风清气正、业绩突出;教研组应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使本学科成为全市、全省强势学科,在高考中贡献率高的学科,真正实现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名、让学校成功。正是这样的理念,焦作一中各学科教研组快速成长,为教育教学成绩的不断提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近年来,焦作一中以高素质、高品质、高质量的“三高”为办学特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开办宏志班、行知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设学科竞赛班,组建舞蹈、美术、礼仪等学生社团, 创建广播站、校刊编辑部、文学社等,为学生将来的成功奠定良好基础。
“实践证明,开展文化、体育、艺术活动,一点也没有影响学生的成绩,反而使学校的办学质量上了一个台阶。”张克合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素质教育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了校园生活,还为学生开辟了多条升学通道。近年来,该校高考上线率连年居焦作市第一位,不断涌现文理科状元,近4年本科升学率均在70%以上,居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前列。在2010年高考全市文科前十名中,该校就有4人,其中应届毕业生付新宇以616分的综合成绩荣获焦作地区(含六县市)文科第一名,5名学生同时被北京大学录取。
“让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让一般的学生变得优秀,让潜能有待开发的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这是焦作一中每一个教职员工的目标。正是为了这个目标,一中人将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不断创造新的办学业绩,铸就新的辉煌。”张克合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