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刘正文 通讯员刘昆)4月13日,晋江市升泰机械配件有限公司、厦门劲华机械有限公司、厦门市福浙液压管件有限公司、厦门耐普汽车附件有限公司、福州福源机械有限公司、厦门鑫泰隆机械有限公司、焦作市厦安轮胎装配有限公司等7家厦工配套企业的董事长和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起在新区签署合资兴建厦工配套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的签署并兴建突显一大亮色:新区厦工工业园中将兴起一个为厦工配套生产的厦工配套产业园,从而开创新区自成立以来的一种特有的“园中园”发展新模式。
“‘园中园’发展模式就是利用新区原有的机械、光电、新材料三大产业园区,通过对三大产业上下链条产业的拉长,引进上下链条上的企业,在三大园区中形成配套园区,从而形成依托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新模式。”该区管委会主任杜宇日前告诉记者。
记者在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采访中获知,厦工“园中园”分为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功能区域化不仅省去了配套企业重复建生活区、办公区等“小而全”的基础设施费用,还可以大大节省土地。配套企业通过“园中园”集中生产、办公、生活等,可以进一步协作共赢,完善厦工的产业链,延伸新区装备制造产业链条,提升机械产业层次。
目前,“园中园”产业模式正在进一步“发酵”。光电产业园区通过大力招商,目前已经有多家上下产业链条上的企业纷纷表示“加盟”,仅光电产业园通过建设统一的生产、办公、生活等功能区域化的“园中园”则可节约土地四分之一以上。该区的韩国工业园是一个以新材料生产为主的工业园。该园利用160多亩土地引进4家韩国企业入驻,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功能鲜明,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材料“园中园”完整产业链。
“‘园中园’不仅是一种产业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杜宇说。据悉,该区正在打造的总部经济园就是“园中园”的另一种发展模式。目前,该区已经与东方今典达成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贷款、BT(建设—移交)、BOT(建设—运营—移交)、联合风险投资等形式,以更大规模、更高起点、更快速度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和总部经济园区建设工作,目前已投入资金2亿元,引导一些大型企业把总部设在总部经济园内。
为加快“园中园”的发展,该区近日召开了全员招商动员大会和春季开工项目推进会,实行全员招商和项目分包责任制,建立“四个一”(即一季度一奠基、双月一观摩、一月一通报、每周一汇报)推进项目制度,同时以高新区为核心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加快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核心区的承载力,为“园中园”发展提供平台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