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形声、会意字
小篆“勤”:从力、堇声,本义作“劳”解(见《说文解字》许慎著),乃耐辛苦以奋全力任事之意,故从力。又以堇为黏土,其质耐旱耐寒,利于播种百谷,勤取能耐之意,故从堇声。
大地如同母亲,她广袤而肥沃的土壤孕育着森罗万物,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她历经四时的严冬酷暑,依然以坚韧的耐性、博厚的德行而生生不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他们将生命的力量和汗水,源源不断地播撒在土地之间,耕耘而收获,收获再耕耘,体现出永不止息的精神,将“勤”字展现得是如此完美。
勤,需要出力。只有多出力,会用力,能尽力,才构成了勤。因此,在家须孝顺,家务劳动要多出力,则父母心能欢喜;在职要尽忠,工作事务多出力,事业才容易成就;在校须好学,功课学习要多出力,才能学业有成;为政要爱民,为民服务要多出力,才能功成名就……而如果舍不得出力气,贪享着四肢身心的安适,好逸恶劳,人也就堕落了,最终可能碌碌而过,一事无成。
人生的道理就是这样,所以邵子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靖节先生又有诗道:“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当我们停留在生命历程的这一刻,明白了“勤”字的玄机,我们何不及时勤心勉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