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闻纵深·金融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土地流转,“流”出活力“转”出效益
建行焦作分行打造廉政合规文化氛围
图片新闻
打井记
齐艳丽:始终不渝为客户
图片新闻
邮储银行修武县支行力促网点服务规范化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4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井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通讯员 陈曾明 王翠香

  “要不是这眼新打的机井,不光我这20亩小麦今年没有收成,今年的山药、菊花能不能种上还是两可呢。信用社的贷款给俺解决了大问题。”4月10日,温县赵堡镇东马村黄河滩,正在地里浇地、施肥,栽种山药、菊花、牛膝等名贵中药的村民,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儿,赞扬起信用社来了。

  这是咋回事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该村党支部书记张世臣指着眼前这片平整宽阔的土地说:“这片地一共300亩,因为是滩地,过去大集体时没咋管。后来上游小浪底水库修好以后,黄河滩很少发大水了,这片地渐渐成了好地,村里的人以及邻村的农民纷纷来承包。可是,因为种种原因,这片地一直没有一眼井。”

  正在浇地的张大臣说:“过去浇一次地可难了,不仅给人家外村人说好话,光电线就得拉一三轮车,拉的水管卸下来铺到地上就有一人高,还得排队等。人家本村人一度电0.5元,咱用人家的电一度得缴1元或1.2元。”

  “今年开春给人家说好话也不中了。”提起今年春耕,张世臣语气凝重起来,“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100多天没有下雨,庄稼都要旱死了,谁家不慌着浇地。人家的井自己还顾不过来呢,哪能管得了我们。眼瞅着麦苗要枯死、地种不上,有的人都急哭了。”

  “没办法,打井吧。”张世臣叹了口气说,“可村里没有什么收入,拿不出打井的钱。集资打井吧,刚开春,群众手里也没有几个现钱。让承包户集资吧,300亩地几十户承包,有的还是外村人,钱也不好收。想来想去,想到了信用社。看能不能以咱个人的名义贷3万元,先把井打了。谁知,给信用社王主任一说,王主任二话没说,第二天就派信贷员来把手续办了。”提起办贷款的过程,张世臣一脸兴奋:“打井、拉电线、买变压器、装电表和水泵总共花了3万多元,信用社可帮了大忙。”

  “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帮助农民抗旱保丰收是我们信用社义不容辞的职责。张世臣为人实诚,个人信誉好,更何况他是为大家着想,我们当然应该支持了。”赵堡镇信用社王主任说。

  “井打好了,地也值钱了。好几家县里的公司都来找我承包地,承包费一家出的比一家高。”在地里,张世臣正在作下一步计划,“准备在西边再打一口井,北边打一口井。现在县里、镇里对水利建设都支持,等井全部打好了,这块地就成宝贝了,不说别的,光种山药,一亩地一年最少净挣一两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