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产业观察·邮政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多氟多致力打造环境友好企业
沁北产业集聚区“补链”引资催生产业群
“特区政策”助推
核黄素批量出口
图片新闻
编织大爱之网
分销业务经营
与发展之浅见
市邮政局举办买旅游门票册送文化活动
《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邮票隆重发行
温县邮政局积极开展农资预订工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4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编织大爱之网
——中国邮政搭建全民公益服务平台纪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100元能干些什么?你可以到邮政局捐赠一个爱心包裹,补充学生基础文具的不足,填补美术及手工课用具的空白,换来一个贫困家庭孩子最真挚的笑容和最衷心的感谢。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4月1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2011年爱心包裹项目在这里启动。6名来自河北省阜平县的爱心包裹项目受益小学生代表,用青涩而稚嫩的歌声,表达他们最真挚、最朴实的情感。而这只是163万多名项目受益小学生心声的一个缩影。

  搭建平台 传递社会大众爱心

  2009年年初,中国邮政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确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根据全民公益的特点,发挥邮政网络资源优势,策划推出爱心包裹项目整体运作方案,确定了包裹品种、受理模式、宣传推广形式、名址收集及使用规则等。

  据介绍,中国扶贫基金会与中国邮政合作在全国3.6万个邮政网点设立的捐赠站,以及开辟的各种网上捐赠渠道,使得捐赠人的参与非常便捷。通过邮政搭建的爱心包裹项目公益服务平台,每捐赠100元就能“一对一”关爱一名贫困地区小学生。捐赠人能够选择受益人的年级、性别和地区,可以获得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感谢信、捐赠票据,收到受益人的回音卡。在低门槛的参与标准下,捐赠人有了很好的公益体验。

  精心组织 确保爱心精确送达

  2009年4月26日,爱心包裹项目全国启动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扶贫基金会授予中国邮政3.6万个网点为“爱心包裹捐赠站”,授予邮政网点营业人员为“关爱传递使者”,至今项目运作已进入第三年。

  每年的全国启动仪式之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都会和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召开全国爱心包裹项目电视电话会议,对项目进行全面部署。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还成立了爱心包裹项目领导小组,下发专门文件,对项目的具体实施进行安排,实行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行动。

  据集团公司邮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爱心包裹项目小额捐赠、公开透明、互动性强、参与便捷的特点和全民公益捐赠的要求,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创新开展工作,设计开发爱心包裹信息系统,支撑全民公益服务平台的运作;打破传统包裹实物寄递流程,采取了订单受理、分仓集散、批次发运、落地集合和整校投递的全新运作模式;根据爱心包裹实物规格统一、集中收寄和整校投递的特点,设计专用爱心包裹详情单和爱心包裹交接总清单。为解决分批收到包裹会给孩子们带来攀比和心理不平衡等问题,各地邮政企业实行爱心包裹落地集合,待整校包裹全部到齐,再克服贫困地区学校偏远、道路难行等困难,用邮车整校投递上门,提供了高标准的邮政投递服务。

  传播文明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截至2010年年底,爱心包裹项目已累计受理近110万笔捐赠,筹集善款近1.9亿元,受益地区包含贫困地区、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灾区及西南旱灾地区,覆盖28个省(区、市)、168个县的3870所学校,直接受益学生超过163万名。

  而通过科学化的设计和严谨的制度保证,以及各环节人员紧密细致的工作执行和辛勤付出,爱心包裹项目得到了捐赠人的高度认可。对捐赠人的调查显示,91.9%的人对项目反馈表示满意,93.3%的人认为项目参与非常便捷,81.6%的人认为项目非常透明。

  在爱心包裹的捐赠队伍中,从耄耋老人到稚气孩童,从普通员工到机关干部,从城市白领到务工人员,从学校、厂矿到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都自发组织、自愿捐赠。无论是捐赠前对受助学生名单的选择,还是捐赠后收到回音卡和捐赠发票甚至受助学生的其他反馈,都让捐赠人获得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同样,贫困地区和受灾地区的孩子们收到了来自远方素不相识的捐赠人对自己的关爱和鼓励,他们的内心更是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这种作用远远超过了爱心包裹礼物本身的价值。

  受益人郭银霞写道:“这份礼物不仅是一个文具包裹,更是一颗爱的种子,把它种在我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通过我们把爱不断传递。在这种爱心的鼓励下,我坚信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我也要像那些叔叔阿姨一样,献出自己无私的爱,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

  目前,爱心包裹项目已成为社会大众进行日常、小额捐赠和参与公益活动的首选渠道。集团公司邮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爱心包裹全民公益服务平台是长期开放的,并可同时搭载多个公益活动或产品。   邮 宣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