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25日,在孟州市河雍办事处王庙村成片的温室大棚里,大学生村干部王晓磊和村民一起采摘成熟的黄瓜。他利用所学专长,创办了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点,不仅收入颇丰,而且带动了该村20多户农户致富。同王晓磊一样,孟州市276名大学生村干部发挥各自优势,巧手筑起富民路,着力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科技示范带动农户。该市大学生村干部与当地苹果、怀药、养鸡、养鹅等种养基地结合,以技术资金入股、承包经营或独资创办等形式,开展“结对共建”,建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基地,并设立科技示范点,引导群众进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发展规模经营。同时,他们还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创办技术服务站,印发科技资料,免费给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
互助小组为民服务。面对大学生村干部单打独斗,难以协调村与村、乡与乡之间出现的问题,该市大学生村干部不等不靠,按照地域相邻、专业相近的原则,自发建立起养殖、种植、法律等6个互助小组,各小组成员互通信息、互帮互助,及时处理遇到的问题。他们还制作了“为民服务连心卡”,将印有互助组成员联系方式的卡片发放给群众。截至目前,互助小组已为群众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8件,办实事、办好事156件。
远程教育普及知识。大学生村干部作为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员、宣传员、示范员和信息员,根据农时不定期收集整理适合农村实际、农民迫切需要的教学课件和技术资料,并组织农民及时收看。他们还积极培育远程教育示范户,组织农民参与远程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建设。目前,该市已建立远程教育实践示范基地24个,培育远程教育示范户274户,远程教育工作水平得以有效提高。
“家庭课堂”凸显关爱。针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儿童无人教育的问题,大学生村干部与留守儿童家庭、计划生育户结成帮扶对子,开设“家庭课堂”,义务为留守儿童指导学习、辅导作业、谈心交心等,并以爱心“提示单”的方式,将孩子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家长,共同关爱和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目前,该市大学生村干部与500余名留守儿童结成了帮扶对子,给家长反馈爱心“提示单”158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26件,受到群众的好评。 (任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