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甜水醉了东留人
加强人口计生工作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新的历史方位的深刻昭示
专题询问焦作新区建设发展
6家台资电子企业签约修武
山阳区首季多项重要指标位居全市第一
五一放假通知
奋力走在转型的前列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4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省委书记卢展工、市委书记路国贤及县、镇领导的关心下,吃了十多年浑浊
咸水的温县黄庄镇东留村村民终于喝上了甘甜的“幸福水”。请看——

甜水醉了东留人

作者:本报记者 杨仕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4月25日,日丽风清。这是温县黄庄镇东留村开闸送水的日子。

  吃过早饭,家住村东头的崔春礼老汉,早早地来到头一天才接进家里的自来水龙头前,等待十几年梦圆的这一刻。11时,崔老汉左手端着碗,右手轻轻地拧开水龙头,清澈的甜水从水管里流出。他双手端起一饮而尽,并提高嗓门对家里人说:“快来喝水啊,咱村的乡亲们终于吃上甜水了。”

  和崔老汉一样,这一天11时许,全村540多户、2014口人,从此告别了浑浊的咸水,吃上了“幸福水”。乡亲们说:“这是省委卢展工书记送来的幸福水啊!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就没有东留人今天的好日子。”

  早在1981年,为解决东留村村民们的吃水问题,村集体拿出6万元打了一眼50米深的井,还敷设管道,把甘甜的自来水送到了家家户户。

  但好日子过了七八年,位于青峰岭漏斗区的东留村地下水位一天天下降,群众吃水又成了难事儿。

  1998年,村里为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多方筹集资金,又在村委会院里打了一眼100米的深井,还配套安装了一个压力罐,利用原先的管道把水送进了家户。

  可好景不长,由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井水浑浊不清,含沙量增多,氟化物超标,严重影响了东留村村民们的生活。特别糟糕的是,因为输水管道年久失修,部分管道堵塞,有三分之一的农户连水都吃不上。东留村村委会委员崔云鹏对记者说:“为了吃水,乡亲们只好开着三轮车,到镇政府周边的电管站、税务所去拉水。”

  今年初春,省委书记卢展工得知东留村群众吃水难的事情后,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市委书记路国贤也就此事作出批示,要求温县主要领导火速派人调查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饮水安全问题。随后,路国贤又多次过问东留村饮水工程建设情况,并派人多次到村里了解工作进展情况。

  温县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县委书记魏曰高和县委副书记、县长李英杰多次带领县水利、财政、农业等部门的领导,深入东留村现场研究制订加快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方案,县财政还拿出90万元,用于该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

  为了早日让村里群众吃上放心水,东留村成立了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并先后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全体党员大会,统一了干部群众的思想。今年3月,安全饮水工程在东留村开工后,全村群众齐参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筹资12万元,打了一眼150米的深井,敷设了1.2万米的主管道和9600多米的支管道,家家户户安装了水表,修了洗手池,终于把甘甜的清水引到了家中。

  该县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温县从2005年以来,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集中解决’的原则,共实施饮水安全工程9批,解决了96个村9.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