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食品安全是一个需要长足考虑的问题,就当下来说,除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惩罚力度以外,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老百姓得擦亮眼睛,懂得如何选择安全健康的食品。接下来教你一些方法,让你日常食品中选得安全,选得放心。
水果
水果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食物。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避免买到违规使用化学药剂的水果。那我们怎样才能安全、营养地吃水果呢?这里有几个选购时以及在吃水果时的原则。
1. 尽量购买当令水果,不合时令的水果须多喷洒大量药剂才能提前或延后采收上市。 长期贮存或进口的水果,常以药剂来延长其贮存时间,宜减少购买。
2. 选购时不用刻意挑选外观鲜美、亮丽而无病斑、虫孔的水果。外表稍有瑕的水果无损其营养。
3. 表皮光滑的水果农药残留较少,而外表不平或有细毛者,则较易附着农药。
4. 有套袋保护的水果,则药剂附着较少。
5. 若水果外表留有药斑或不正常之化学药剂气味者,应避免选购。
6. 吃水果之前要反复清洗,通过清洗可有效地减少农药残留,可以选择水果专用洗涤剂或加少量的食用碱浸泡,然后用清水冲洗数次。
7. 农药残留主要集中在水果的表皮,由于很多农药不溶于水,简单浸泡还不能解决农残问题,因此,食用前能去皮的一定要去皮食用。
蔬菜
人每天都要进食一定量的蔬菜,它是我们人体内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可如今
的环境污染、农药还有一些激素问题使得人们在选购蔬菜时更加小心翼翼。选购安全健康的蔬菜你必须要知道这些小窍门。
1.选择经过认证的,有绿色、无公害、有机标志的或信誉度良好的供应商的产品。
2.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蔬果,较易沾染农药,因此食用前务必用清水冲洗后再食用。
3.一般来说,适合其生长季节销售的蔬菜,其抗性和品质都是最好的,而反季节产品,因其在人工环境下生长,自然品质和安全程度较低。另外,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积累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籽实类,果实类,根菜类,叶菜类。
4.连续性采收的农作物(可长期而连续多次采收),如菜豆、豌豆、韭菜、小黄瓜、芥蓝等,须长期且连续地喷洒农药。消费者应特别加大清洗次数及时间,以降低其农药残留量。
5.春末,夏天和初秋千万不要吃叶菜类,因为叶菜在高温季节生产必须使用大量农药等,最好多吃些抗病虫害的茄果类的蔬菜:如辣椒,茄子,番茄,豆角等等。初春,晚秋和冬季千万少吃茄果类,因为茄果类生长需要温度高,大多数都是大棚种植,并使用了大量激素和化肥等,建议在这个季节最好多吃些叶菜类。
6.这一点和选购蔬菜无关,但如果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可以让你降低危害。那就是从超市选购蔬菜时,都有一张小票,要保留好这张小票,如果在食用时遇到中毒事件,可以有凭证,对造成的人身损害有一个权利的追溯机会。如果从摊贩处购的蔬菜,没有凭据,选购的风险相对就大一些。
肉类
味美又营养丰富的肉类,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必备品。而如今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注水肉、死猪肉等等,让人在选购时人心惶惶。如何才能选购到安全放心的肉类食品呢,就让小编给你支几招。
1.到大型超市或副食品商场购买。大型商场管理制度比较健全,有可靠的进货渠道。
2.选购时先要查看卫生防疫标志,再看肉体有无光泽,红色是否均匀。无红点的是好肉,有红点的是坏肉;新鲜肉有光泽,红色均匀,较次的肉,肉色稍暗;新鲜肉的脂肪洁白或呈淡黄色,次品肉的脂肪缺乏光泽,变质肉脂肪呈绿色。还要闻闻气味,新鲜肉具有正常的气味,较次的肉有一股氨味或酸味。
3.购买熟肉制品,要仔细查看标签(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的产品标准、配料表、净含量等各种标识)。而且要尽可能选择透明性的包装。
4.购买生鲜肉时要看检疫证明和标志;购买猪肉时,应首先看是否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胴体上是否有红色或蓝色滚花印章,禽类和牛羊肉类是否有塑封标志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5.识别注水肉除了用眼观察肉质外,还要用指压来判断。鲜肉弹性强,经指压后凹陷能很快恢复。注水肉弹性较差,指压后不但恢复较慢,而且能见到液体从切面渗出。
6.在选购肉类食品时,不要太“好色”,特别是半成品肉类和熟食用合成红色素来染色,用量过多,不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