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良母是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对于女性的角色期望,尤其在家庭关系中。一个母性气质非常强烈的母亲的确能够让她的孩子体会到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但是,母爱不等于控制,过分的母爱并不意味着能够建立一种良性的母女关系。
青春期过后,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他们更迫切地需要自我选择的权利以确立自我价值。这个时候,母亲再要求孩子按照她所希望的方式去成长反而可能造成母女关系的疏离。另一方面,在这样的母爱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女孩一旦发现自己的意愿与母亲的不一致,就会产生羞愧、自责的心理,因为在心里,她们是不想辜负母亲的。
当母女关系出现问题时,女儿可能表现为三种类型:一、顺从型,顺从母亲,没有自主权,甚至连婚姻都由母亲包办。二、反抗型,女儿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很明确地与母亲的意愿脱离,表达出“我有自己的生活”的心声。三、敷衍型,为了不伤害母亲,表面上顺从,背后又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母亲一直扮演着权威和指导者的角色,而女儿进入青春期后,母亲应该适当地放手。放手也是一种爱。因为母亲的教养方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女儿未来人格的形成,不管她愿不愿意,她的将来很可能就是另外一个她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