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焦煤集团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大力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日,笔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焦煤集团2010年利用煤矸石119万吨、煤泥144万吨、粉煤灰61万吨、瓦斯2668万立方米、矿井水5000万立方米,实现综合发电14.7亿千瓦时,生产水泥熟料149万吨、煤矸砖和蒸压粉煤灰砖2.4亿块、砌块10万立方米,循环经济产业产值达到8.6亿元。
焦煤集团经过探索,确立了以煤电为主业、以循环经济为发展方向的绿色矿区发展之路,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煤—电—冶、煤—电—化工、煤—矸石—建材”等产业链。通过煤炭洗选加工,焦煤集团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利用副产品煤矸石、煤泥发电,形成了矿区电力自发自用、多余上网的供电格局;产生的电力用于煤炭、水泥及氯碱化工生产,电厂排放的炉渣、粉煤灰用于生产水泥、煤矸砖等建材。另外,井下充填式开采使煤矸石及粉煤灰实现了“全利用、零排放”。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焦煤集团煤炭生产的延伸效益实现最大化。作为循环经济链上的重要一环,千业水泥二期、合晶科技二期今年第一季度成功投入试生产,年产2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进展顺利。
焦煤集团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作出了建设焦煤新材料产业园区的重大决策,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2010年,焦煤集团在全力组织实施年产1500吨多晶硅、年产2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的同时,以“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打造高新材料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实现高效清洁生产”为总体指导思想,借鉴国内外同行业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经验,围绕氯碱、多晶硅产业规划,建设了年产30万吨烧碱、2万吨多晶硅、2万吨气相白炭黑、10万吨有机硅等12个项目,形成了国内独具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园区。园区规划既考虑了上下游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又考虑到最大限度地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该园区规划项目总投资198亿元,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新增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利税超过60亿元。据了解,焦作市政府已将焦煤新材料产业园区列为焦作市十大特色产业园区之首。
科技创新加快了焦煤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的步伐。电冶公司充分利用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优惠政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对3号炉进行技术改造,对煤矸石、煤泥锅炉进行改建,把煤泥、煤矸石、劣质煤等高效利用起来。其中,3号锅炉已于2010年9月改造完成,投入使用后掺烧煤泥、煤矸石比例达到60%,当年节约成本200余万元。目前,2号锅炉改造正在实施,1号锅炉改造即将开始,预计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届时电冶公司每年仅燃料消耗可减少成本支出近2000万元。
(邱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