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学习“何平九论”征文启事
大胆创新旅游门票模式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浅谈廉政文化建设
个税调整不能光盯着起征点
学习李文祥 保持平常心
中国也许不需要普遍延迟退休
更新理念抓实工作 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5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习李文祥 保持平常心
□王玉泉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李文祥同志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哺育出来的英雄战士,是新时期复转军人的优秀代表。中央和军委领导同志高度赞扬李文祥同志的优秀品质,要求大力宣传他的先进事迹。省委、省政府、省军区作出了《关于开展向模范复转军人李文祥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复转军人向李文祥同志学习,正确对待名利得失,珍惜军人荣誉,弘扬优良传统,牢记社会责任,积极有所作为。向李文祥同志学习,保持一颗平常心,对于引导广大军转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份和待遇,立足岗位干事业,顾全大局作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李文祥,就要增强政治敏锐性,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甘于奉献。李文祥同志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始终按照党的要求做,认定一个目标,不计个人得失,坚持不懈地奋斗,一干就是64年;李文祥同志面对枪林弹雨,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出生入死,英勇善战,屡建奇功。他嘱咐村里的孩子“当兵就像咱种庄稼,要能吃苦,不吃苦就不会有好收成”。有人问他为何从不炫耀自己的战功?他坦诚地说:“显摆那弄啥,好多战友命都没了。”老英雄觉得活下来就够了。一位书法家给老英雄赠送了“居功不傲老英雄,埋头奉献真党员”和“英雄征战沙场,报国不计得失”的条幅,表达了我们对老英雄的钦佩和敬重。向李文祥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吃亏在前,享受在后,以平常心对待功名利禄,真正做到“带着感情干工作,把军转干部当亲人”,始终保持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高尚情操。

  学习李文祥,就要增强工作责任心,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李文祥同志对党忠诚,顾全大局,爱岗敬业,哪里艰苦哪里去,专拣重担挑在肩。他以干部身份从部队转业到福建省建设厅建筑工程总公司工作后,放弃坐在办公室的清闲工作,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困难的地方去,先后辗转厦门、泉州、莆田、南安等地,工作越换越累、日子越过越艰苦,但他认为“党就好比是俺的亲娘,当儿的哪能不听娘的话”。1962年,国家号召党员干部下乡支农,李文祥同志第一个报名响应。组织考虑他是战功卓著的功臣,没有批准他的申请。李文祥同志说:“党员就应该听党的话。群众饿肚子,干部有责任!”他再三请求得到批准后,毅然带着妻子放弃城市的工作、生活,回到家乡当农民。他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并加入党组织的,按照优抚政策符合离休条件,可以申领老党员补助费和离休金。但他始终认为,国家还不富裕,自己靠劳动可以解决生活困难,坚持不给国家添麻烦。学习李文祥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千方百计为军转干部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学习李文祥,就要落实好相关政策,为军转干部排忧解难。李文祥同志始终讲政治,讲责任,讲方法,埋头苦干,开挖水渠、复耕农田、推行稻改,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他自愿扎根农村,当过生产队长、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与乡亲们一起摸爬滚打20年,踏踏实实地帮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充分体现了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向李文祥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安于清贫、不求索取、一心为民的价值追求;村里发展养殖业,他捐献了准备建房的木料;调整种植结构,他拿出存款作为启动资金;村里建校、修路,他带头捐款;担任近20年村干部,他家建新房最晚。他忠诚地履行自己支农的承诺,从来没有主动向国家伸过一次手,向组织上提出过一个要求,显示出强烈的大局意识和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我是党员,吃亏心安,占便宜是自找难受”。学习李文祥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心中始终装着群众,肩上始终扛着责任,认真落实好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不让李文祥式的同志吃亏。

  学习李文祥,就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进一步做到勤政惠民。李文祥同志今年87岁,他的健康长寿与他乐观、豁达、知足、淡泊的处世态度密不可分。为了不给党和政府添麻烦,连按照政策可以享受的待遇他都放弃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福建省建设厅的同志来到范县,宣布恢复他的干部身份,可回福建安排工作,落实相关待遇。李文祥平静地说:“我在农村这么多年了,已经习惯了。我是队长,村里的群众也需要我。要是大家都去富的地方,穷地方没人来,那不就更穷啦?”1984年,福建的同志再次专程来到范县,为李文祥发放了生活补助费,以后每季度给他寄一次。范县民政局也根据相关政策,给他办理了生活补助。李文祥拿出福建方面给他寄来的生活补助费凭证,找到民政部门说:“福建给我发着钱呢,咱不能昧着良心拿两份,让国家吃亏啊!”他本本分分地当农民,从来没有向别人炫耀过自己的功绩,当地群众只知道他是一名老军人,却始终不知道他是转业干部,是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等俺百年之后,能够穿着那身旧军装,胸前戴着军功章,身上盖着党旗,再听一遍熄灯号,俺就将革命进行到底了……”学习李文祥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抵得住浮躁,立足本职,争创一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甘做平凡人,保有平静心,守住平常态,在平凡中创造价值,在工作中奉献才智。

  (作者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军转办主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