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39岁的范建江是河南煤化焦煤集团古汉山矿机电二队的一名维修钳工。尽管年龄不大,但特殊的工作环境却他的脸上刻上了岁月的印痕,他的双手也布满厚厚的老趼。对此他戏谑地说:“要是脸蛋白白净净、两手胖胖乎乎的,要不就是工作没干好,要不就不是干这个的料。”
维修钳工是一项高度精密、十分细致的活。尽管范建江1989年就开始从事钳工,但为了干好,他一有空就练眼力和手感。他深知,每一项产品下料后,误差不能超过0.05丝,也就是说误差比人体的汗毛还要细小。为此,他经常独自一人捡来废料当做下料产品,久而久之,经他锉过的产品的精密度、倾斜度、垂直度都不差分毫。
2010年10月,他代表古汉山矿参加了河南煤化矿井维修钳工技术比武,当时,经过层层选拔上来的技术精英有20多人。最后,他以在理论上比第一名差1.5分、比第二名差0.5分的成绩取得了第三名。
虽然成绩和业务水平在钳工班始终名列前茅,但范建江没有停止学习。他说,时代在进步,科技水平也在提高,许多设备更新换代很快,不学习就会很快被淘汰。一天中午,他拿着饭碗走进饭堂准备打饭,突然接到任务,一台机械出现故障。他二话不说,立即带领钳工班的其他同事赶往车间,凭着平时所学的知识,将机械修好。
正是怀着谦虚、谨慎、好学、刻苦的精神,范建江在矿上的人品、素质有口皆碑。2005年,他在焦煤集团钳工技术比武时,获得了第一名,并多次荣获矿上先进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