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李 涛
“如果有一个老师,能在把你批评哭的时候让你害怕他,这很常见。但是,如果他能让你在被批评之后感激并且尊敬他,那他就是修哥。”这是一个学生在他的网络日记里所写的一句话。他所说的“修哥”就是焦作一中政治教师秦喜修。
从教27年来,秦喜修长期担任班主任,他所带过的班级是全校公认班风最好、纪律观念最强的。
“高标准,严要求,狠抓班风学风建设,养成教育管理习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意识、纪律观念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秦喜修一语道破他的管理秘诀。
“怀念修哥批评我们的日子。”他昔日的学生李文杰说,“他对我们的要求从生活起居到人格品德,每次班会,都会听到修哥那高八度的嗓门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正是修哥严格且细微的管理,使我们养成了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
“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于教育的老师。”秦喜修始终把这句话作为教育管理工作的座右铭。在他所管理的班级,班长没有组长的权利大。原来,秦喜修把班级学生按人数划分为7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竞争上岗,对组内同学的日常生活、学习、纪律、卫生值日等进行包干分片管理,并采用百分制考核。这种班级自主管理模式,让学生实现了由“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质,集体意识和凝聚力都得到了增强。“有时我出差十天半个月,学校也不用给班级配备临时班主任,班里我在不在都一个样。”秦喜修说。
别看秦喜修对学生这么严格,可学生们对他既尊敬又喜欢。他天天和学生泡在一起,课余时间,他经常和学生们打篮球、排球和踢足球,许多学生都当面喊他“修哥”。
“用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来形容他的学生一点儿都不为过。”秦喜修的一位同事告诉记者。每天出操时,他的学生总能以最快的速度站好队,整整齐齐地做操;上自习时,他的学生总是安安静静地学习。长时间的养成教育管理习惯,造就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高考时,他的学生总能够平静地走进考场,从容应考,取得理想的成绩。
27年来,秦喜修先后带过9届学生,他所带的班级多次获得校流动红旗,3次获得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20多次获得校先进班集体称号。他本人先后获得省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省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小学骨干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教师等称号。
作为一个平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秦喜修用始终如一的责任心与真诚为学生送去温暖和爱,得到的是师生的默契和永恒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