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本报一篇《大山驿路上的老马》,让担任沁阳市西万邮政支局支局长兼山区投递员的马三军成了当地的名人,同时也成了记者的朋友。一年前,听说老马因工作出色被上级安排到我市最大的农村邮政支局——西向邮政支局任支局长,并从劳务工转为聘用工。前两天,又听说在老马的领导下,西向邮政支局各项工作都十分出色,邮储余额曾一度超亿元。这不由得让记者产生了再去看一看老马的想法。
知道记者要来,老马又是早早地等候在局里。依然是黑红的脸膛、依然是憨厚的笑容,只是以前的浅绿色投递员服装换成了邮政服务窗口统一的工装白衬衣,记者迎上去握住老马的手,他的手还是那么厚实有力。“我也没干出啥成绩,让你们大老远跑来。”老马显得很不好意思。“取得的成绩大小可不是你说的。去年,西向支局实现收入200多万元、代理保险900多万元、报刊征订收入10万多元、贺卡收入3万多元,局里的统计表上都写着哩。”随行的沁阳市邮政局办公室主任韩洪祥拍着老马的肩膀说。
老马所在的西向邮政支局服务区域79平方公里、人口6万多人,有昊华宇航、晋煤集团和沁北产业集聚区内的多个大型企业,设置有储蓄、邮政、投递、保险专柜等多项业务种类,还管理着19个村邮站和邮政连锁超市。“老马现在的权力大着呢。”同行的焦作市邮政局宣传干事王利冬开玩笑说。“累不累?”记者关心地问。“过去是人累,现在是心累。2009年12月份被安排到西向支局后,头两个月几乎没有回家吃过饭。70多岁的老娘总是问,这都不当投递员了,咋还比过去回来晚了呢。爱人在城里上班,一星期回来一次;儿子上高中住校,也不常回来。现在,家里4口人4个地方。”老马的话明显比两年前多了不少。
聊天中,老马的手机始终响个不停。为了不耽误老马的工作,记者告诉老马该忙什么忙什么,只是跟着他看看就行。这样一说,老马放松了不少,赶忙将门口等着订购农资的几个村邮站的负责人安置妥当,又来到储蓄柜台进行例行检查,并察看了相关的报表。然后,老马赶紧开车为头一天几个打电话的邮政连锁超市送彩票。还没有出门,老马接到一个电话,一个储户让他帮忙把钱存起来。老马就又回头喊上一名员工与他一同赶到了储户家中。看着这名储户递过来的满满一袋现金,记者问:“你就这么相信老马?”储户笑了笑说:“平时生意忙,需要的时候,都是老马上门服务。说起来,还得谢谢老马呢。”
回来的路上,老马一边开车,一边又唠叨起最初干西向邮政支局支局长的辛酸。“刚开始的时候,好多企业和商户对咱不了解,上门谈业务人家都不搭理。可是,咱不能灰心,就一次一次地登门拜访。我记得第一笔业务是拜访了5次才让对方心动的。没办法呀,西向镇经济发展好,光镇上就有工行、农行、中行、信用社多家金融机构的网点和自助银行,咱不靠服务不行呀。不过,现在好了,各方面工作都理顺了。今年年初,储蓄余额增加了2000多万元。”“是干投递员好呢,还是干支局长好?”记者问老马。“要说,还真不如干投递员,投递员工作比较简单。但是,咱也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呀。”老马想了想说。
跟着老马转了一圈,不知不觉已近中午,记者要走,老马要留,说:“我自己请客。”记者不允。无奈,老马挥手告别。车子一转头,记者发现40岁的老马背影竟然比两年前弯曲了一些。
返回的路上,韩洪祥指着西向镇边上的一块开阔地说:“领导已经决定在这个地方建设新的西向邮政支局。到时候,服务环境、办公条件肯定会有一个大的改善。不过,老马也一定会比现在更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