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市人民医院放射介入科使用精细介入法成功救治一名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家住武陟县小董乡的王玉突发消化道大出血,连续15个小时排便呈黑色,病情十分危急,家人随即将他送到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接诊后,医生初步诊断认为,病人发病急、出血量大,当务之急需要先止血。随后,医生决定先为患者进行抑制胃酸输血等保守治疗。两天后,患者出血情况更加严重,不但血压降低,而且红细胞降至1.28×1012/L、血红蛋白下降至41g/L。为了找到出血原因,消化科医生对患者进行胃镜、肠镜检查,均未发现出血点。消化科、放射介入科医生紧急会诊,在分析了患者出血原因及治疗方案,并征得家属的同意后,立即为患者进行DSA下胃肠道血管造影检查。检查中,医生发现患者空肠上段异常血管增多、增粗以及造影剂外溢,消化道出血部位终于找到了。经过研究,医生决定对患者进行精细介入法治疗。
手术中,放射介入科副主任马凯、任金平密切关注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马凯及医生申翔宇具体实施手术,在场的医护人员毫不在意患者持续流出大量的便血所发出的刺鼻气味,认真为他栓塞止血。在进行对症治疗后,出血止住了,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经过医护人员精心地治疗和护理后,患者日渐康复。
据了解,消化道出血是常见临床急症,但常因出血原因和部位不明而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发生大出血时死亡率较高。传统的诊断方法虽多,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采用明胶海绵或钢圈栓塞治疗,但对于肠道出血,由于其管壁较薄,栓塞容易引起肠壁缺血坏死);采用精细介入治疗术,在DSA密切透视监视下使用同轴微导管及350~500um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就可以精确栓塞肿瘤部位,避免误栓正常器官,手术安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介入治疗不仅可以急诊止血、挽救患者的生命,还可以为外科手术根治病变创造治疗时机,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宋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