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项目土地内有60个障碍物能否在月底前迁走。”“保证本周内解决。”一个项目业主刚刚发出“指令”,分包该项目的领导就当场“应允”。
“电力、水务问题制约了项目建设速度,谁来负责?”“负责城建的部门要专门派出专人与电力、水务部门协调,是谁的问题谁解决。”一“质问”一“应诺”显得那样干脆。
一个上午的会议,当场解决问题20个,限期解决15个,35个项目业主个个满意而归。
这就是发生在5月21日(星期六)上午焦作新区项目推进协调会上的一幕。
记者在现场看到,台上坐着35个项目业主,台下坐着新区项目分包领导及部门负责人。项目业主挨个向项目分包领导及部分负责人咨询、询问,提出的有些问题近乎苛刻,分包项目的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则处惊不乱,有条不紊,一一答复,有的当场解决,有的当场承诺限期解决。
据悉,这种形式的项目推进协调会自去年12月份新区成立以来已经召开了2次,6个月时间内催生了2次共55个项目集中开工奠基,总投资180多亿元。这次项目推进协调会是为新区近期第三次项目集中开工奠基作准备的。而每次项目推进协调会就是一次项目快签约、快奠基、快施工、快见效的宣誓会、动员会、冲锋会,这就是新区速度。与会的人士都有这样的感受。
协调会上亮问题,不仅亮的是解决问题的速度,还亮的是坦诚。一个项目业主当场诉说了该项目两年没有落地的苦衷,新区管委会主任杜宇当场表示了真诚道歉,并坚定地说:“星期一给你明确答复。”他说,“前两次项目推进会集中解决了13个项目不能落地的遗留问题,希望这是最后一个。”
协调会上亮问题、亮坦诚,还亮了新区人的快转之举。就拿这次协调会来讲,记者看到,每位项目业主进入会场前都收到了一份土地手续办理程序列表、限期办理部门负责人电话列表;会上,规划、土地、城建等部门还向项目业主总结了已落地项目在办理相关手续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如何避免进行“解疑”。而已经实施的新区项目建设认领制、限期办结销号制、定期督导回馈制等一个个快转之举都是项目推进协调会催生的“杰作”。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