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钱可预留名额? 未高考就拿到入学通知书
学生家长收到的入学通知书和收据 记者 张永波
预交400元,就可保留一个上大学的名额!真的?还是假的?
“重庆某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航空服务招生办公室正面向社会招生,毕业后,保证就业!”看到这则广告,正为儿子升学感到焦虑的梁秋雨看到了希望,22日上午,家住沙坪坝的梁秋雨便领着儿子周兴来到招生点面试。约20分钟,周兴便被告知已被录取,成为了一名机场地勤服务方向的“准大学生”。不过,因为“竞争激烈”,在招生老师的带领下,梁预交了300元书杂费定金、100元体检费,梁秋雨说:“招生老师说,这笔预交费能预留上大学名额!”
走出校门,梁秋雨打开招生老师给的一个信封,一张鲜红的入学通知书出现在眼前,“连试都没有考,怎么就收到了通知书?”回想起整个事件经历的种种不解,梁秋雨和儿子的脑海中盘旋着同一个词:诡异。
面试之诡
说句普通话和英语(论坛)就行了
周兴,高三学生,正备战高考(微博),成绩欠佳。在学校老师让儿子填了一些表格后,梁秋雨便陆陆续续收到一些高校二级学院请儿子前去面试的短信通知,其中,就包括梁秋雨和儿子口中充满“诡异”的这所学院。
22日上午,梁秋雨拉着周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按短信通知,来到该高校,并根据短信上的电话联系到李姓老师。一见面,五十多岁的李老师便向他们介绍航空服务专业,并要求周兴立即参加入学面试。
“没想到的是,面试就是说句普通话和说句英文。”梁秋雨回忆:儿子的面试并不顺利,因为他在念招生老师提供的一句英文时,多数单词不会念。面试时间约10分钟,母子二人都以为被淘汰了,正欲离开,诡异的事情发生了:“成绩优秀,通过面试!”
体检之诡
自报身高后再测一下视力
紧接着,周兴开始进行体检。梁秋雨回忆:体检是在面试房间里进行的,没有测试肺活量、心跳、血压等普通项目,体检老师只是口头询问了身高,便开始做记录,然后给儿子做了一个视力测试。“不到10分钟的快速检测很快就有了结果:完全合格。我还提醒说:儿子脸上有疤,不适合学航空服务。”梁秋雨说,当时,她拉着儿子到李老师面前,给她看了孩子脸上的疤痕,以及有些弯曲的手指。
不料,李老师看了孩子脸上的疤痕后,连称:“孩子模样俊俏,适合做航空服务,即使不能做空乘,还可以当地勤。”
现场之诡
报名者之间彼此不得交流
面对经历的不解,梁秋雨和周兴都觉得有些“诡异”。看着走廊里坐着的近30名等候的家长,梁秋雨想上前问问大家的意见。“招生老师突然把我拦住,不准我和其他家长交流,说有问题就问她。”至今,梁秋雨也没有搞懂:既然是正规招生,为何要搞得这么神秘?
一些排在前面的家长,很快拿着一个信封,领着孩子开始往外走,招生老师告诉梁秋雨,这些孩子已通过面试,并被学校录取了。
轮到梁秋雨时,在招生老师带领下,按校方要求,她交了400元钱(注:300元书杂费定金、100元体检费),领着一个信封出来了,梁秋雨说,“因为老师说,这笔预交费可以为孩子保留一个上学名额”。走出校园,她才发现:信封里装着两张收据、一份入学通知书,“连试都没有考,孩子居然就这样被录取了,是不是真的哟?”
面对前后经历的种种疑惑,梁秋雨和周兴都感到“诡异”。23日,梁秋雨便向本报求证。
记者发现,两份收据分别由该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航空服务招生办公室和成都东星航空旅游专修学院出具,无发票。
招生之诡
预交400元保留上学名额
难道真有这等“好事”?
23日下午,记者乔装为考生家属,来到该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一楼的航空服务招生办公室。一彭姓年轻女性说:“考生首先要经过面试,面试通过后,预交400元费用,8月份就可以入读了。”彭说,整个招生计划为400人,但报名人数较多,如果在通过面试后3天以内提前缴纳400元学费,就可以预留到入学名额。同时,考生还可继续参加全国高考,如果考上大学,考生放弃选择航空服务专业,预交学费就不退还,“名额有限,谁先交钱谁就有名额。”
彭说,前来报名的学生非常多,有上千人参加面试,但招生名额还未满。她反复劝说记者,“如果想顺利入学,最好在6月之前参加面试,并预交学费!”
就业之诡
承诺100%推荐学生就业
彭一边说一边递给记者一份宣传资料:上面写着航空服务专业共分为“空中乘务”、“民航安检”、“机场地勤服务”、“民航物流”四个方向,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如果身高、视力达不到要求,还可以选择做地勤嘛。”她顺手指了指墙上一张协议说,该专业还承诺推荐就业,所有学生在大三可以带薪实习,虽然该专业每年学费高达近万元,但是算起来还是很“划算”,“我们和各大航空公司有合作,100%推荐学生就业”。
至于考试成绩,彭笑着说:“这并不重要,以往考230分的学生也能顺利入读,该校并不采用高考成绩。学生8月入读后,可以参加10月的全国成人高考(论坛),在这期间,学校还要组织专业老师进行培训,大多数学生都有把握通过考试,即使没有通过考试,学校照样推荐工作。”
彭说,不仅高中生可以报名来读,就是初中生也可来报名,“什么时候通过考试,什么时候颁发文凭”。
宣传之诡
宣传册中部分图来自网络
翻看彭提供的宣传资料,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展现在记者面前,其中大多数是相貌端正的年轻女子,穿着统一的空乘人员服装,在机场或者飞机客舱内培训。但是翻看到最后一页,记者发现右下角有一行不明显的中文备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应受访家长要求,文中考生及家长姓名系化名)
说法
继续教育学院:学校只提供师资和场地
昨日下午,该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一值班老师在电话中介绍,航空服务专业是该院和成都东星航空旅游专修学院(下称东星航空学院)联合开办的。继续教育学院提供场地和师资,东星学院提供航空培训,并负责推荐就业。
该老师表示,并不清楚该院提前招生程序及缴费情况。但她称,联办专业肯定是合法正规的,从1月起招生至今,已有大批学生参加面试,不会骗人,“具体有多少人报名还没有统计,但是他们生意好得很”。
东星航空学院:招生的老师系外聘人员
记者又致电东星航空学院,一老师称,东星航空学院在重庆仅与该高校合作,文凭由该高校颁发,东星航空学院负责100%推荐学生就业。“学生体检主要是看身高和视力。”就体检过程,该老师说,学生入校后都会经过专业培训,胖一点、矮一点无关系,因学生以后还会继续生长发育,所以门槛并不高。而面试只是检查学生是否有口吃,即使英语成绩不好,入校后也可再学。
“高考成绩只是参考,英语及格就行。”他说,因东星航空学院生源不稳,所以要求学生报名前预交400元费用作入学定金,如考生高考发挥正常,考取了公立大学,要放弃该校,定金如数退还。至于招生老师口中的不退还,他表示,重庆的招生老师是外聘人员,与该校无直接联系,所以老师的招生过程校方也不清楚。学生如果要退定金,可与招生老师协商。
市教委:该院招生方式涉嫌违规将调查
昨日,市教委相关部门表示,东星航空学院与该高校合作办学已在教委备案,并获得相关手续。
不过,市教委招生考试管理处处长胡斌在接受采访时当即表示,上述学院的招生方式涉嫌违规。“高考都还没举行,怎么允许收费?”胡斌表示,高校的招生录取都要在一年一度的高考后才能举行,不允许任何学院以任何名义提前收取考生费用。“如果情况属实,我们将一查到底!”
支招
三招辨别招生真假
高考即将展开,不少家长、考生或许会收到各种各样的招生信息,那么,如何辨别信息真伪?昨日,市教委招生考试管理处处长胡斌透露了3招:
1 招生必须先通过考试
招生工作都是在考试完成后进行的,如果是在考试进行前就下发了录取通知书,家长们就得多小心了。
2 看是否具有招生资格
每年填报志愿以前,学校都会发放一本志愿填报指南,同时还有相应的招生计划书,考生可以在计划书上查询招生学校是否具有招生资格。
3 填报志愿后才能录取
找到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后,考生还得通过填报志愿后才有可能被学校录取,否则你可能遇到了虚假招生信息。
副局长醉驾被查 定性“因公喝酒”未入刑遭质疑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教授罗勇:当地公、检、法多次碰头都无定论,可见存在人情关系的问题
眉山市丹棱县水务局副局长宿仁训5月3日因醉驾被挡获。但当地公、检、法在开了多次碰头会后,却因宿仁训的醉驾行为情节轻微,且是“因公喝酒”,对是否追究刑责,不能定夺。于是,交警按照《道法》新规,暂按“酒驾”开出了罚单,处以行政处罚。警方表示,要待最高法相关司法解释出台后,依照解释进一步追责。
昨日,在获知情况后,多名法律专家和律师均提出质疑,认为这种做法有碍司法公正,让公务员在醉驾面前有了特权。
以罚代刑损害法律尊严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教授罗勇说:“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很明确,只要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就应处拘役,并处罚金。公安机关不能以罚代刑。”
他认为,宿仁训的血液酒精浓度已经超过了80mg/100ml,符合犯罪构成的要件,公安机关作为侦查机关,在刑事立案后,有责任让其尽快进入下一步司法程序。至于是否构成犯罪,也不是公安机关说了算,而是要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等待法院的判决。同时,虽然宿仁训已经受到了罚款1900元、暂扣驾照6个月的行政处罚,但这并不代表他可以逃脱刑责。
他指出,当地公、检、法多次碰头都无定论,可见存在人情关系的问题。如果任由问题发展,将进一步损害法律的尊严。
醉驾入刑公务员不例外
“这种做法已经影响了司法公正。”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阮齐林说,虽然交警部门通过书面材料形式,将其醉驾行为呈报到了县纪委,但即使纪委做出党纪处罚,也不能代替国法。
对于“因公喝酒”的理由,他说,作为公务员,更应遵守国法。从立法情况看,在醉驾的问题上,公务员也不例外。
对醉驾是否适用“情节显著轻微不认定为犯罪”,现在也尚无定论。因此不能以此为借口为宿仁训开脱。
有法必依不能等司法解释
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施杰律师,是最先提出设立危险驾驶罪的人士之一。对于“等待司法解释出台后再追刑责”的说法,他表示反对。
“如果不依现行法律执法,怎么体现有法必依的法律原则。”他说,当地警方的这种说法并不成立,现行法律对醉驾做出了明确规定,就应按照现行法律执行。即使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也不能超出法律设定的范围。华西都市报记者肖翔
网购洋奶粉“便宜得吓人” 进货渠道疑云重重
洋奶粉进货渠道疑云重重 知情人士称“直接从厂家拿货”不存在 一些国家针对中国网店“批发”已开始限购
每天都有新的妈妈加入到购买海外奶粉的大军。这个群体的规模,随着国内奶粉的负面新闻一次又一次地曝光,正在不断地扩大。她们愿意花时间去陌生的环境里探险,不在乎价格,并且坚定地想用海外奶粉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安全保障。只是在拿到奶粉的那一刻,却忍不住地犹疑:这是正品吗?没有人可以回答。就像一场“俄罗斯转盘”游戏,人们总是期待扣动扳机时,自己赶上的是空弹。
一家网店在二十多天内卖出半吨“荷兰奶粉”,一些网店标出的“国外直邮”奶粉竟然比奶源批发价还低。这难免让人生疑。
中国妈妈购买海外奶粉的热情,吸引了大批商人的目光,甚至引起了海外奶粉产地国的警惕,更让骗子打起了坏主意。陷阱一直存在。只要进货渠道不能明确,中国的妈妈们将一直处于一场无休止的纠结当中。
广州妈妈李缇(化名)坚持认为自己没有错。在对国内奶粉失去信心之后,哪怕那些海外奶粉厂家在国内设有分品牌,她仍然坚定地选择到国外买,尽管颇费周章。
“我从荷兰直邮过来的奶粉,加上运费也才两百出头,比国内奶粉还要便宜。”这是她最常用的借口。
只是最近,她发现自己像是上了另外一条“贼船”。买海外奶粉的人越来越多,网店的日销售量高得不正常,价格低得超出了她的预计。“这可能吗?”
疑云一:
23天卖半吨“荷兰奶粉”?
“觉得国产的奶粉宝宝喝着不放心,认为这是个机会。正好家里有人在德国,就开了个网店了。”青岛姑娘胡晓的淘宝店叫“亲亲宝贝婴幼坊”。她准备大干一场,却发现现实很残酷。以德国奶粉美乐宝1段来说,“网上有卖120元左右的,按照胡晓的说法,同一款奶粉在德国合计130元人民币一桶,加上运费、代购费等,她定价189元。
“淘宝上销售的荷兰本土直邮牛栏和美素奶粉,我们不是商品检验机构,没有办法去证实是假货,但从价格和成本上分析,我只能说便宜得吓人。”荷兰本土企业荷美代购CEO史唯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罐荷兰奶粉到国内约是208元。
而网友“cheangian”质疑的一家淘宝店铺至今仍然是销售量第一。截至5月23日21时,仅荷兰本土牛栏一个品牌,该店铺当月销售量高达6023罐,每罐约155元。若按每罐重900克,该家店铺23天就销售了半吨的荷兰牛栏奶粉。而该店铺店主在网帖中亦曾回应质疑,表示自己是通过与荷兰超市合作预订奶粉,批量走货,每罐成本10欧元,邮费均摊约30元人民币,利润只在10元左右。
一位同样在做出口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该店铺每个月的销售量和荷兰整个北部的婴儿奶粉数量接近了。“作为出口商,我们需要提前3个月左右预订大量(奶粉),但就在荷兰最短缺时,TB(淘宝)上的奶粉依然没有减少。”
疑云二:
洋奶粉价格低过进货?
如今,关于价廉的荷兰奶粉的来源,网上流传的版本很多。一些声称是亲戚代购从国外直邮入境的卖家却纷纷陷入丑闻。去年1月,有网友称在网上信誉颇高的店铺买的钙水有问题,在几番争论之后,店主承认,一开始做直邮,但后来需求量增加不得不找了其他公司进货。网友称,该店铺于当年2月被工商部门查封。
记者调查得知,除了个人代购直接到超市货架上零买以外,还有另外的奶源渠道。“荷美代购的商品都来自于荷兰本地的超市和商店。我们和部分荷兰超市签署有供货协议。”史唯平告诉记者,从荷兰奶粉厂家是拿不到货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代理商,销售是委托给代理商的,所谓从厂家直接拿货根本不存在,而去找荷兰的代理商在荷兰批发奶粉销售到中国根本是不可能的。荷兰的代理商,在收到销售商进货请求时,首先要确定的是要有销售终端;其次,销售区域仅限于荷兰境内。记者了解到,因为荷兰政府对奶粉有补贴,所以超市零售价反而低于商家从代理商处拿货的批发价。
绰号“小黑哥”的淘宝店主张德才在做新西兰奶粉直邮。他说,一些大户是直接从超市里通过买通超市工作人员来大量订购的。
知情人士称,在荷兰有华人在卖假冒的美素和牛栏奶粉,价格很低,且以现金交易方式结算,然后通过海关渠道进入中国。
其透露,荷兰和德国边境上存在次品市场,4欧元就可买到牛栏。“奶源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生产工艺就不好说了。”对于次品市场的存在,史唯平表示:“关于奶粉次品市场,有很多未证实的说法。除了荷德边境以外,前段时间有人告诉我在德国和捷克边境也有个奶粉地下市场,不是次品,是仿造的。但确切消息我也没有,我自己也从未去寻找过。”
疑云三:
多家网店用一张小票?
几乎每家卖海外奶粉的淘宝店铺都会贴出购物小票或者当地超市的照片。如果顾客指定,一些店家还可以在直邮时附上购物当天的荷兰报纸和购物小票。
记者调查了几家最近销售量在数百罐的店铺后发现,他们贴出的购物小票大都来自荷兰Etos超市。对此,此前受到网友“cheangian”质疑的淘宝店主曾经解释称,渠道不同,肯定不希望同行剽窃信息,所以索性能遮住的,都不会让大家看到。Etos是一个公开渠道,所以卖家们不介意。
4月初,有网友发帖怀疑在妈网团购的新西兰karicrre奶粉是假的。其主要的论据正是超市小票。原来,她拿到的超市小票上登的电话号码与该超市实际的号码差了一位数字。几番周折之后,负责组织团购的当事人出面解释原委。“新西兰朋友代购奶粉,是公司运作,直接跟超市协议大批量订货,然后拉回自己的仓库,再分货往国内发直邮。”
“因为公司运作都是批量和超市经理协议订货,这种大量采购的是不会给单箱小票的,可是我们直邮都是一箱一箱的发,而且大家还必须要单独的小票,这样问题就来了。于是新西兰那边就每个月去超市单独采购一次,这样就有了单箱小票,然后复印,分别装箱,发货。因为发货量大,为了省事,后来就直接把小票扫描进电脑,然后用专业软件修改日期,再打印、复印。这次小票上电话错了,就是操作人员手误。”
张德才告诉记者:“小票根本代表不了什么。”
提醒:
网购洋奶粉维权难
“大家跨国网购之后才发现,国外的东西不但品质过硬,而且价格甚至比还便宜。”张德才说。
而国人的热情却招来了国外的骗子,这让人有些哭笑不得。去年年底,两家荷兰网站被揭露可能是骗子网站。张德才认为大批中国年轻父母购买国外奶粉,使得一些荷兰的当地人也想分一杯羹,于是设立了购物网站想要当奶粉的二道贩子,但荷兰是个小国家,增加这么多的用户,厂家的货根本供应不上,所以造成了一些人转而发现这样骗钱更容易。
很多网友纷纷上当受骗,货款发出去却迟迟没有收到货。张德才开始尝试着帮助维权。他在国内以及荷兰警方都报了案,也向欧盟以及荷兰当地的消费者保护机构投诉,均无下文。
“这些荷兰骗子骗的只有中国人,没有其他国家的人这么远买奶粉的。中国人不可能维权成功,因为找不到负责的机构。”
淘宝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海外代购奶粉,淘宝方面会经过初审、复审和最后的终审,包括让卖家提供商品所在地的食品合格证书、进货凭证和销售记录。
另外,淘宝全球购频道一直关注各国食品安全信息,如出现问题,他们会第一时间和卖家进行沟通并作出相应处理。
应对中国“拖粉”潮
荷兰新西兰限购
家住在荷兰奥斯小镇的斯洛特梅克先生没有想到,他跑了一星期都没有买到儿子的奶粉。去年年底,荷兰当地商家发现,总会有亚洲面孔的顾客反复来把货架上的奶粉买空。这则来自荷兰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网的报道称,牛栏奶粉生产厂家已经略有提高产量,同时,一些商家开始限购。
“我们很同情中国的父母,但是也担心由此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真的很痛恨中国的那些黑心奶粉厂家。”斯洛特梅克说。
“荷兰本地奶粉限购,始于2010年年底,此前有大批中国人在荷兰超市扫货,经常是一次购买完超市货架上所有奶粉。”史唯平告诉记者:“这种疯狂扫货的举动很快引起荷兰政府和媒体以及奶粉制造厂家的注意,因为本身,荷兰本土牛栏、美素等奶粉的产能根本不足以供应中国市场,而且,这种政府补贴商品,本身就属于政府给予国民的福利之一,所以,限购政策很快出台,在很多超市和连锁商店奶粉货架前都有明显的标识,提示顾客不可以大批量购买,或者每次最多只能购买三罐,甚至两罐。”
张德才翻译的一篇新闻报道显示,新西兰当地也开始有限购措施。文/图、表 本报记者李颖
妻子带儿子参与裸聊 丈夫起诉索要精神赔偿
经常上夜班,害怕爱妻寂寞,体贴的丈夫买来电脑给妻子解闷。不料妻子不仅迷上了“裸聊”,甚至多次带着儿子参与自己与情人的游戏中。
受到强烈打击后,丈夫小强将妻子小丽和妻子的情人小伟诉至法院,要求二被告赔偿精神损失费10万元。记者今天上午获悉,房山法院一审判决,“出轨者”小丽及情人小伟赔偿小强和小强的儿子精神损失费2万元。
一见钟情
漂亮腼腆 对女友留下好印象
“本来好心,却把自己的家毁了。”一说起妻子裸聊的事,小强就一脸的无奈。
小强是房山区的一个普通农民,中学毕业后找了个开大货车的活儿,经常需要跑长途。对于单身汉来说,能够到各地走走,看看“别样”的风光,小强很是满足。
转眼到了2002年,小强已经25岁了,到了娶妻生子的时候了。家人介绍了几个女孩,小强都没有看上。由于经常去一家饭馆吃饭,小强认识了一名女服务员。2002年11月的一天,吃饭闲聊时,这名女服务员得知小强还没有结婚,于是把妹妹介绍给他认识。
见面时间定在了12月底的一天晚上,小强来到饭馆,见到了比自己小8岁的小丽。
“年轻、漂亮、腼腆。”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了,但小强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当时只有18岁的小丽一直低着头不说话,偶尔抬头笑一笑,所有的问题都靠姐姐来回答。
女友年龄小 先生子后领证
小丽的姐姐说,自己就这么一个妹妹,由于年龄小,家里人都宠着她,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很单纯的,啥事都没有主意”。
小强很喜欢小丽,半年后两人结了婚。“因为她年龄小,没法领结婚证,因此我们是先办酒席后领证。”2004年儿子小杰出生,2008年1月30日两人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丈夫体贴
担心妻子寂寞 买电脑供其消遣
“我俩感情很好,夫妻恩爱家庭和睦,邻居街坊们都很羡慕。”小强说妻子很温柔,他们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然而到了2009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为了照顾家,刚结婚时小强很少跑长途,每天上正常班,后来为了多挣点钱,老板给小强调了工作,不仅经常要跑长途、去外地,而且工作的时间也调整到了晚上。
“我媳妇白天要照顾孩子,到了晚上老是一个人在家,应该很孤单。”小强说,为了弥补他不能在家陪伴妻子的愧疚,2009年9月,他给小丽买了台电脑,让她打发一下时间。
“我现在非常后悔当初的举动。”小强说自打买了电脑后一切都变了。
沉迷网络
深更半夜 妻子还在上网聊天
电脑刚买来时,小丽只是偶尔上上网。到了2009年年底,小强托人给小丽找了工作,在服装厂上班,工作也不累,朝九晚五的工作小丽很喜欢。不用上晚班时,小夫妻俩便出去逛逛商场、看看电影,生活很是惬意。
但是到了2010年年初,小强觉得有些不对劲了,晚上一觉睡醒后,小丽经常不在身边,结果发现小丽在电脑前正与网友聊得热乎。
一开始,小强也没太在意,但渐渐地小丽迷上了网络。有一天半夜醒来,小强走出卧室找小丽,谁想推门发现小丽只穿着一件透明内衣与网友聊天。
“她不仅沉迷网络,下了班还经常不按时回家。原本应该5点半下班,到了7点半也不见她的人影,问她干吗呢,老是说加班。”小强对此很不满。于是两人之间爆发了一场争吵。
2010年3月的一天,小强收到了一条短信:“老公,我到家了。”这是一条非常普通的短信,但对于小强来说,却很是意外。“结婚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叫过我老公,总是直呼我的名字,现在却称呼我老公,太奇怪了。”小强让小丽解释这个短信,小丽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理由。
通过查询,小强发现,小丽每个月通话不仅有140多个小时,就连上班期间的通话也要四五个小时。“我问她上班时间跟谁聊天,她说跟朋友。”小强对妻子的解释产生了怀疑。
提前回家
撞见妻子与陌生男子裸聊
一天,小强提前下班回家,他打开房间门的一刹那,发现妻子正在和网络上的一名陌生男人裸聊。
见小强回家,小丽手忙脚乱地关闭视频。匆忙穿上衣服后,她没有任何解释便出了门,此后一夜未归。
小强说,当发现妻子裸聊后,他整个人瞬间崩溃了。虽然很痛苦,但他却没有想过多地责怪妻子,只是希望妻子能够知错就改。
可妻子变得一发不可收拾,隔不了几天就夜不归宿,每次回来就说回娘家了。“我仔细一问,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她是到网吧里开包厢,继续沉迷这种疯狂的游戏。”原本甜蜜的两口子开始天天吵架、冷战,小丽甚至提出离婚。
多次挽留无效后,2011年1月31日两人办理了离婚手续。“我很伤心,后悔买电脑、后悔让她出去工作。”为了让儿子有个完整的家,小强幻想着妻子哪天能回心转意,两人还能复婚。
晴天霹雳
裸聊照片中竟然有儿子的画面
小丽走后的大约半个月,一天小强打开电脑,搜寻间,突然几张不堪入目的照片出现在电脑屏幕上,原来这些是小丽裸聊的记录。
看到这些小强愤怒了,但让他更加无法忍受的是,电脑中存的三四百张照片中,竟然有儿子的画面,“小丽让儿子也参与到他们的裸聊中,太无耻了!”
“这不是在毁孩子吗?她根本不配做母亲!”为了讨个说法,2011年的大年初三,小强抱着儿子找到了小丽。
讨抚养费
遇前妻情人 争吵后被打伤
“离婚后小丽从来没给我和孩子打过电话,也不给孩子生活费,那天我是以要生活费为由找到她的。”让小强没有想到的是,打开门后,那个叫小伟的男子也在小丽的出租房里,见到这个拆散自己家的男子,小强急了,一番争吵后动起了手。结果,小伟居然拿刀砍伤了小强。
现在,小强正等着做完伤情鉴定,“我要让他坐牢。”
2011年3月2日,小强将小丽和小伟告上房山法院,要求二人给自己精神损害赔偿5万元,同时,作为儿子的监护人,小强代替儿子起诉二人,索赔金额也是5万元。
开庭时,小丽和小伟都未出庭,小丽始终拒绝与丈夫联系。
法院判决
裸聊妻子被判赔偿2万元
2011年5月20日,房山法院做出了一审判决,认定小丽和小伟的裸聊行为对原告的人格尊严造成了严重损害,支持原告的诉求,但同时认为,原告主张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偏高,最终,法院判决二被告赔偿小强精神损害赔偿金1万元,赔偿小杰也是1万元。
截至记者发稿时,小丽和小伟还没有提起上诉。
据了解,目前因为网友聊天见面,甚至“一夜情”导致的离婚案件激增,每年全市基层法院审理类似的离婚案件不下百起。
法官提醒,上网要把握好尺度,自重、自爱,不要图一时快乐,而毁掉整个家庭的幸福。
当事人近况
准备带儿子去看心理医生
据小强说,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儿子小杰。他和妻子离婚的事村里很多人都知道,一见到孩子,村里人常常在背后指指点点。
在和小朋友们玩时,儿子也常常会被骂。“现在,只要在家里见到小丽的照片或者穿的衣服,小杰就会拿起剪刀,将照片和衣服剪碎,口里不停地喊‘坏妈妈,我恨你’。”小强说,儿子现在出已现异常的举动,他准备带儿子去看心理医生。
“他还小,路还很长,如果这样下去,孩子就毁了!”在采访结束时,小强哭着说。(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文/记者 洪雪 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