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微博一周
“快时尚”压低发展中国家生存底线
《中国大形势》让我兴奋
七部委联推购物卡“实名制”
怎样和自己
进行好好的交流
向往星空
大学生该有能够“出格”的空间
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持续
八国集团峰会落幕
金正日访华 强调年轻一代接好班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5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大形势》让我兴奋

  书名:《中国大形势》
  作者:高连奎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月1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最近一段时间看了高连奎先生所著的《中国大形势》,非常兴奋,想写点东西。

  一本要描写当今中国的书,它的内容大致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对中国现状的描述;其二是对当下中国的评论;其三是提出自己的建议,解决问题或者规划方向等。一般而言,写中国的书这三个方面都会有所涉及,但侧重点会不同,有些侧重于描述,如《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有的侧重于评论,如《奇迹的黄昏》;有的侧重于建言,如这本《中国大形势》。

  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个中国人写一本为中国建言的书,无论你是主张移植欧美现行体制的,还是主张马克思主义,抑或主张回归传统的,都应该有一颗爱国的心,因为你爱这个国家,你希望它好,你才会为它出谋划策,为它大声疾呼,为它去码那么多的字,否则的话,这个国家为什么要听你的建议?因此,爱国是为中国建言的前提。高连奎先生的书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拳拳爱国之心跃然纸上,也正是有这一点,我才能读下去。

  写中国的书挺多的,其中不少并无阅读的价值,原因在于内容都是些陈词滥调,有的内容你听的耳朵都磨出茧子了,他还在那里祥林嫂般的不停地说。比如最近陈志武出书写“金融”,张维迎出书写“市场”,这些东西改革开放以来就不停地在启蒙我们,让我们从心里把这些思想认定为“常识”,成了我们思考问题的基础,类似于数学中的公理,不证自明。我们需要富有创建的新鲜的思维,需要脚踏实地的思考。《中国大形势》就是这样一部让我们看到很多颠覆我们“常识”、“共识”的鲜活之作,如中国的内需不足,中国的投资率过高,中国的产能过剩等等问题,作者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本书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的极大关注,提出“低生存成本型社会”这样极富创意的建言,这是我从未听说过的民生解决方案,比那些所谓的学者们每日的胡扯高明太多了。

  令我惊讶的是,高连奎先生还只是一个青年,如此年轻有如此深度的见解,他的努力可见一斑。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些戴学者帽子的先生们脑子早已固化,提不出新的见解就很正常了,也许,新东西只能由年轻人来创造。高先生还年轻,在学术的道路上还要坚定地走下去,应该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审视、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东西。现在的社会学者和经济学者很多都已停止前进的脚步,每日重复自己以前的东西,也许从来不是他自己的,只是从洋人那翻译过来的东西,这些人已经是社会进步的障碍了。高先生应以他们为戒,不断地深入,不断地进步。我希望高先生能够成为一个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爱国的经济学家,而不是像那些总是抱怨社会不按自己的“知识”运行的可笑的学者。

  曹豫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