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喜获丰收
市妇联首次培训新闻通讯员
有力保障老年人权益
确保城市规划有序推进
节水灌溉
青天河水奔九天
共建生态文明 共享绿色未来
武陟县专项治理公务用车
大中专院校金融系统珠算技能比赛举行
统筹促转变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6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建生态文明 共享绿色未来

作者:市环保局局长 翟传森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今年6月5日是第四十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署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中国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更大力度地落实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通过建设生态文明, 对进一步加快焦作建设步伐,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焦作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做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是要立足焦作实际,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和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焦作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省里“坚持‘两保一高’ (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努力保障发展需求、实现环境容量高效利用)、推动科学发展”的精神为指导,结合焦作实际情况,以总量减排为主线,以污染整治为重点,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强化项目管理服务,加强生态保护,狠抓环境监管,完善环境管理政策机制,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1.深入开展污染防治。继续围绕污染减排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主要是开展电力行业、非电力行业大气污染整治,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废水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工程建设;建立区域大气联防联控综合机制,以城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逐步建立完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及应对机制,根据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确定重点防控区域、行业,分类指导,综合施策,消除重金属污染隐患。对部分重点防控区域,组织开展受污染土壤、场地、河流底泥等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工作。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估,实行饮用水源地分类管理。完善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管理制度,依法查处保护区内的环境违法行为,保障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

  2.强化建设项目管理,优质高效服务经济建设。在严格落实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严把环境准入关口的同时,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以环评服务为依托,优质高效服务经济发展。一是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对于涉水量大的造纸等项目,开展地表水控制断面承受预测分析;对南水北调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依法严格实施区域禁批和限批建设项目;强化环评公众参与和风险防范;加强对产业集聚区入区项目的环评审批管理,认真落实集聚区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严格项目准入和项目总量控制。二是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制定《建设项目环评管理服务规范》,开展形式多样的项目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建设项目环评巡回咨询服务,建立并实行重点项目服务联系制度、建设期定期走访制度;简化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畅通“绿色审批通道”,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把项目服务与加强行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行审批政务公开,实施“阳光环评”。三是严厉打击违法建设项目。开展建设项目违法行为普查和落实“三同时”制度专项行动,重点查处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未执行“三同时”制度、未经批准擅自试生产、以试生产为名长期违法生产不申请竣工环保验收等问题,充分利用行政处罚、黑名单、挂牌督办、区域限批等严厉措施,始终保持打击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3.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寓环保监管于服务之中。一是开展“环境执法监管年”活动。以日常执法监管为基础,以集中执法检查活动为推手,加强对重点区域、流域、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环境执法监管,解决一批突出的环境违法问题。二是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对于环境违法行为和群众投诉,做到有诉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限时办结,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对于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企业和区域,坚决实施挂牌督办、黑名单、区域限批、新闻曝光等措施,并加大督察力度,确保违法问题整改到位。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三是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加强应急值守、应急准备和信息调度,狠抓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和演练等基础工作,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强化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环境风险的日常排查和隐患整治,进一步完善环境风险源信息库,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努力将环境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四是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深入开展环境平安创建活动,积极做好环境信访、维护稳定和各级人大常委会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认真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社会矛盾化解三项重点工作,维护全市社会大局稳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