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黄六月,焦麦炸豆。时值三夏大忙季节,6月8日上午,市委书记路国贤在副市长牛越丽和涉农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冒着酷暑,轻车简从,深入田间地头,与干部群众亲切交谈,了解麦收进度和小麦生产情况。
8时40分许,车出焦作市区沿丰收路西行,道路两旁,不时看到小麦联合收割机驰骋于金黄的麦浪间。在博爱县磨头镇崔庄小麦万亩示范方,路国贤走到地头,取下一粒麦子嗑了嗑,“这是什么品种?麦子已经干了,什么时候收啊?”
“咱这是豫麦49,本地的当家品种。这个示范方共有9800亩,全是种子繁育田。经农业部门测算,这块示范方的实际亩产将达到653公斤,较全县小麦平均单产543公斤多110公斤。这块地已与博农种业签订了收购合同,下午收割机即可进地作业。”博爱县的负责同志告诉路国贤。
“收割机能不能保证?”
“都已经安排好了,这块地最多三天时间全部收种完。”
“天气变化无常,趁这两天天好,要抓紧组织抢收,确保颗粒归仓啊。”路国贤叮嘱随行的市、县有关部门负责人。
听着介绍,看着迎风摆动一望无际的小麦,路国贤非常高兴,他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多喜欢人!”的感叹。走出地头,路国贤若有所思地告诉随行的市、县有关部门负责人:“我们焦作市提出了到2020年,全市粮食单产达到1250公斤的高产创建目标,根据目前的产量还需要再提高150公斤,任务艰巨,我们还要继续创新探索,实施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试点,高标准建设一批万亩示范片、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9时20分许,路国贤一行来到沁阳市崇义镇东兰户村的田间地头。此时,室外的温度为36°C,热浪袭人,七八台联合收割机正在开展机收会战。路国贤一边听取沁阳市小麦生产的汇报,一边走进田间一台收割机前,抓着一把小麦同户主王秋生亲切攀谈起来。
“你家小麦能收多少,比去年咋样?”
“比去年应该多,冬春的大旱俺这里没受影响,都能用机井浇。”看着满车饱满的麦子,王秋生高兴地说。
从家里几口人、种多少亩地,到一亩地投入多少、纯收入多少,机收一亩小麦多少钱,路国贤问得十分仔细。听说东兰户村的麦收秋种都由沁阳市科有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一条龙作业,能确保全村小麦在两到三天收完,并且能及时将玉米播种浇水时,路国贤十分欣慰,他劝告大家:“天不等人,要趁着天好抓紧抢收,趁着水利条件好赶紧浇水,确保夏粮丰产丰收,秋作物长势良好。”
路国贤还到位于崇义镇大金陵村的沁阳市小麦高产万亩示范片进行察看。在其中一块百亩高产攻关田间,了解到这块61.7亩的矮抗58小麦,通过采取统一供种、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技术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等措施,预计亩产超过750公斤时,路国贤十分高兴,他要求涉农部门要搞好技术服务,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扩大示范面,确保高产创建目标早日实现。
来自市农业部门的信息显示,去冬今春,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指导帮助农民科学抗旱,为夏粮的再获丰收提供了保障,今年我市276.4万亩小麦,预计单产539公斤,较去年增加1.5公斤,全市13个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亩产均超过600公斤,其中15个单产超过635公斤。我市有望连续8年实现夏粮生产丰收。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