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博爱县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长远战略,通过实施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两大工程,切实改善了环境质量,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能耗,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绿色农业”支撑循环经济发展。近年来,该县编印了《秸秆综合利用指南》、《农村沼气池建设问答》等3万余册有关农村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小册子,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培育农业绿色产业链;先后引进了河南妙字号公司、台湾耕青公司、香港金汐公司等9家企业,投资6亿元建立了农产品加工基地,形成了利用蔬菜、鲜果生产果蔬汁、脱水蔬菜,利用小麦生产啤酒,利用玉米芯生产糠醇,利用啤酒渣、糠醇渣发展农村饲养业等多种生态农业链条;先后筹资3000余万元,建成沼气池1万座,建成“猪—沼—鱼—莲—菜”五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培育生态新农村25个,极大地改变了群众的燃料结构,全年节约开支1000多万元。
节能减排提升环境质量。该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有关副县长任副组长,发改、环保、财政、统计等18个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同时,该县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先后出台了《博爱县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博爱县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整体推动节能工作开展。另外,该县还组建了节能办公室,做到人员、场所、车辆和经费四到位;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重点耗能企业都设立了节能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全县专、兼职节能工作人员达116名,形成了完善的节能工作组织网络和管理体系。近年来,该县先后关闭污染严重、产能效益低下的水泥、造纸、化工企业34家,限期治理18家;9家老工业企业投资8000万元新上和完善了环保治理设施。 (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