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09年以来,由我国政府利用世行贷款和英国政府赠款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在武陟县实施。武陟县利用这一平台,抓住机遇,先在个别乡镇试点,然后逐步在全县推广,探索出以“合同管理+绩效支付”为核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购买模式。这一模式目前正在全省推广。为此,6月11日《中国财经报》刊发文章,介绍了武陟县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做法,以期给其他地方提供借鉴。
69岁的陈树梅20多年前就时常头晕,不知啥毛病,经过去年3月份的一次体检,才知道是得了高血压。
说起那次体检,老人记忆犹新。当时,村里的大喇叭通知,让到乡卫生院免费体检。车接车送,村里的人差不多都去了。65岁以上的免费管饭,还讲课,告诉怎么预防、治疗,老人们边吃边听。体检后,卫生院发围裙和挂历。老人拿出围裙给记者看,上面的话很温馨:“愿我们共同努力,让健康伴您一生!”下面是乡卫生院的联系电话。
到现在,老人一年两次免费体检,都是乡卫生院组织的,平时常去村卫生所量量血压,也是免费的。
在她家附近的圪垱店乡岗头村第一卫生所,记者在电脑里看到老人的高血压随访记录,2009年12月以来每季度都有一次。
陈树梅的经历,是武陟县开展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一个缩影。2009年以来,该县探索出以“合同管理+绩效支付”为核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购买模式,目前正在全省推广。
明码标价,合同管理
2009年1月,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简称“卫十一项目”)在武陟县开始实施。这一项目是我国政府利用世行贷款和英国政府赠款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
武陟县卫生局副局长慕国兴告诉记者,这个项目的一大特点是没有既定模式,鼓励项目地区大胆探索、创新。
从2009年9月起,武陟县利用这一项目平台,将九大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为10个服务包,打包购买,先在圪垱店乡、乔庙乡等乡镇试点,2010年10月推向全县。
据该县卫生局防保股股长杜利强介绍,该县先是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制定出每个服务项目的操作指南,明确服务的内容、流程、规范,让服务机构有据可依。然后,以项目流程测算法为主要方法,以整个服务流程发生的实际费用来测算服务包成本,以确定服务的价格。
记者看到2010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测算报告,10个服务包总成本是人均20.38元,其中服务成本人均18元、监督成本人均0.53元、管理成本人均1.85元。服务成本是指向乡村两级服务机构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资金;监督成本是指县级对乡镇卫生院(包括对抽取的村级)进行绩效评价和第三方监督,以及不定期督导发生的费用;管理成本包括县卫生局进行方案设计、培训、资料印刷等所需费用。
服务成本测算表列出了每个服务项目的权重、乡村两级服务机构的成本及所占比重。例如,高血压健康管理项目,分项权重为14%,服务成本是人均2.5元,其中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分别占40%、60%,分别为1元、1.5元。10个服务包合计,乡村两级分配比例为6∶4。
“既然是购买,就要签合同。”慕国兴说。在试点阶段,武陟县卫生局“卫十一项目办”与试点乡镇卫生院签服务合同,约定双方的职责与权利、服务包内容、实施方案和绩效考核标准等;试点乡镇卫生院再与村级服务机构签服务合同。在全县推开后,改为由县卫生局直接与各乡镇卫生院签订服务合同。
乡村共担,信息同享
圪垱店乡大成村卫生所村医秦国平对记者说,原先与乡卫生院只是业务关系,没有什么经济关系。
圪垱店乡卫生院院长马雪娥说,实际上管不了什么,只是村卫生所办执业许可证时,需要乡卫生院去验收。
“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乡村两级服务机构需要密切协作,利益捆在了一起。”杜利强说。
武陟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采取以乡级为中心的总负责制,乡村两级共同承担,每个项目都根据乡村两级的服务能力划分各自的职责,并在服务合同中进行确定。乡镇卫生院要对村卫生室提供技术指导,进行监督评价,并支付服务报酬。
据乔庙乡卫生院副院长何天平介绍,乡村两级服务机构之间还建立起比较规范的双向转诊制度。如对高血压患者,村卫生室对新发患者、血压控制不良者、病情恶化者或合并症需住院者上转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负责对新发患者分级和确定治疗方案后再将患者下转村卫生室。
在圪垱店乡岗头村第一卫生所,记者看到武陟县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有档案管理、体检管理、医疗卫生、考核指标等栏目。杜利强说,平台是为配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而建,县乡村三级联网,目前已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与新农合管理系统的对接,下一步要和医院管理系统对接。
通过这一平台,服务人群的健康档案可以自动更新,由死档变成活档。而且,系统能对辖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利用,各个子系统都能自动生成客观数据,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绩效评价提供了科学、便捷的工具,也降低了监督管理成本。
支付费用,绩效挂钩
据武陟县财政局社保股股长任建设介绍,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分三次支付,服务合同签订后,先向服务机构预付50%,供开展工作使用,其余资金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分两次续付,比例分别为30%和20%。
绩效评价分两级,县卫生局每半年对乡镇卫生院进行绩效评价,乡镇卫生院每季度对村卫生室进行绩效评价。
“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满意度,是绩效评价的三大要素。”慕国兴说,“要保证让老百姓受益。”
据介绍,评价的内容包括宣传效果、责任落实、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监测指标,方法主要是查看相关服务记录、走访服务对象。
对乡村两级服务机构,在完成基本目标的前提下,绩效评价综合得分在85分以上的,支付续付资金的100%;75~85分、65~75分的,分别支付续付资金的85%、70%;65分以下的,续付资金不予支付,其中60分以下的还要处以占预付款总额30%的罚款。
另外,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服务机构进行奖惩与问责。对综合考核为优秀的机构提供一笔奖励资金,对绩效评价得分在60分以下的机构,除经济处罚外,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分管领导及有关责任人相应的处分。
为保证绩效评价更加公正、公平,武陟县卫生局已着手成立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专家库,针对不同的服务内容,组成单项或综合评价小组,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绩效评价。
同时,开展第三方监督,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及财政、审计等部门人员组成第三方监督评价小组,每半年进行一次,主要从需方的角度,对供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情况进行监督,还对绩效评价公平公正性、买方是否按合同约定向医疗卫生机构支付服务资金等进行监督,形成的监督报告提交政府部门。
主动参与,主动保健
“你好,圪垱店乡卫生院免费为辖区群众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和孕产妇、儿童保健等9项公共卫生服务,孕产妇检查及分娩全免费,儿童体检及预防接种全免费,咨询电话……”手机铃声也成了宣传阵地,马雪娥可谓煞费苦心。她对记者说,公共卫生服务基本上是零风险,干好了钱好拿,但干好又很难。
实施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后,乡村两级服务机构的服务理念开始转变,变被动提供为主动参与,职能和服务模式正向以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转变。
何天平说,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业务骨干主动要求搞公共卫生服务,一是因为利益有保证,二是看到公共卫生服务是个方向,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他们把不同的服务项目按专业分配到相应科室,高血压防治由心血管内科承担,儿童保健由儿科承担,预防接种由接种门诊承担,分别由专职人员负责。
圪垱店乡宝村卫生所村医程小利说,有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量变大了,但干起来很有意义。就拿建立健康档案来说,通过对全村35岁以上人群筛查,发现三分之一高血压患者可以进行有效预防。
秦国平说,以前病人没那么多,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后,由于宣传到位,群众理解了,便主动接受服务,一星期来量两三次血压。
据介绍,武陟县发动宣传攻势,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知道自己能享受到哪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是粉刷墙体标语,制作印发宣传材料等,营造浓厚氛围;二是编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明白卡,发到特定服务对象手中。这些不仅有助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普及,而且对服务机构起到监督作用。
群众的健康保健意识明显增强,变被动医疗为主动保健。例如,高血压患者在村卫生室就诊率提高了40%,村民有了疾病不再扛着。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也明显上升。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武陟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绩效明显提高。到2011年4月,全县建立居民健康档案9万户,占总户数的50%;为2.1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管理率达到95%;高血压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由2009年12月的42.3%提高到66%;糖尿病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达到70%;孕妇、儿童的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86.5%、90%。
慕国兴说,下一步,他们准备将政府购买服务的探索推向基本医疗服务。
李继学 赵立峰 冯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