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②)“在冷却风口上覆盖一些铁皮,让冷却风散开降温。”王二锋对砖厂负责人提议说。原来,该砖厂冷却库的风口直接吹到刚出窑的砖上,造成局部骤冷,影响了砖的质量。王二锋的建议让这个砖厂的产品质量得到极大改观,砖厂不仅包赔了武某的全部砖款,还赔偿了其建房的工钱、水泥等其他损失。
“能为群众挽回一些经济损失,比查获一个千万元的大案更值得欣慰。”王二锋说。
市民孙某无证生产纯净水,王二锋带领执法人员多次责令其停产、限期办证,但孙某拒不改正,并以威胁、围攻等方式相对抗。此后,王二锋带领执法人员拆除了孙某的全部生产设备,并给予了严厉处罚。“我想办证,正式生产纯净水,你能帮我吗?”处理之后,孙某提出想办理生产许可证,进行正规生产。
“我们是为人民执法的,处罚是因为你有违法行为,你想办证正规生产,我们没有理由不帮你。”王二锋的话掷地有声。随后,王二锋又和执法人员积极帮助孙某寻找水源、厂房,帮助其重新购置设备、办理“QS”证书。目前,孙某已建成了正规的纯净水生产厂。
今年年初以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加油站计量问题,王二锋多次和队员们进行暗访,先后查处有使用后台电脑、遥控器等“高科技”计量作弊违法行为的加油站近20家。
带着对造假分子的强烈憎恨执法
提起农资打假,王二锋动情地说:“农民是可敬可爱而又非常弱势的群体,他们冒着严寒酷暑将化肥撒入田间,渴望收获希望。可是,如果承载希望的化肥竟然是没有营养成分的假劣产品,对农民来说,对我们来说,就是在扼杀自己的明天!”
2009年2月,王二锋破获了一起长效碳酸氢铵掺杂掺假案件,在全国化肥行业引起巨大震动。
这是一起高智商的作弊,造假者利用国家标准中检验方法的漏洞实施违法行为,使肥料出现含氮量合格的假象。碳酸氢铵是基础性肥料,掺假行为若向全国化肥行业蔓延,将会直接危害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后果难以设想。作为第一个发现这一造假行为的执法人员,王二锋立即向上级进行了汇报。随后,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碳酸氢铵专项整治,将化肥行业新的造假潜规则消灭在了萌芽中。
今年年初以来,王二锋在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中再次查办多起案件,涉案假冒伪劣肥料总货值上百万元,对其中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移送公安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面对潜规则,有些人孜孜不倦,乐此不疲;有些人事不关己,对错不究;也有些人正义凛然,坚持原则。王二锋便属于后者。在与造假者的一次次交锋中,他深入研究作弊规律和造假心理,不断地思索、总结、实践,创立了“溯源式执法打假”理论体系,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使一个又一个潜规则在他面前现出了原形,如汽车发动机以次充好、家电能效标志弄虚作假、食品滥用添加剂、低压电器关键零部件偷梁换柱、汽油中超标掺入乙醇、乙炔气计量不足、液氨过量充装、汽车衡遥控作弊等。
引领全民打假构筑民生安全防线
“坚持、创新、诚信”是王二锋的工作原则。“为人民执法,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创新打假技术,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根本手段;对群众诚信、企业诚信是我们做人的起码要求。”王二锋说。
2010年2月,王二锋在全国质检系统执法打假“办案能手”评比中夺得第一名。同年,国家质检总局开展了全国质检系统执法打假大比武。王二锋作为全国唯一一名全程参与大比武的出题、复赛和决赛工作的地方抽调人员,将自己的执法经验体现到大比武的试题之中,更在决赛阶段参与策划了国家质检总局与中央电视台合办的“质检砺剑”决赛晚会。
近年来,王二锋用自己的打假理论已累计培训全国各地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培训打假志愿者200多人次。2011年4月,他荣获了“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只有让人人都掌握打假知识,人人都学会并敢于同造假分子斗争,才能构筑产品质量安全的民生防线。”在王二锋看来,一个人执法打假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全民打假,让更多的执法打假人员乃至群众掌握这一理论和技巧,才能真正让造假潜规则走向终结。
(王二锋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