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十二五”焦作档案事业发展展望
市档案局关于征集档案资料的公告
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管理规定
编研资刊《档案参阅》公开征稿
档案数字加工中心面向立档单位提供规范化服务
档案利用 政府信息查阅指南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6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二五”焦作档案事业发展展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真实记录转型提升是全市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和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利用体系、确保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为目标,以提升档案服务能力为核心,以档案资源整合、馆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档案法制建设为保障,加大开放开发力度,促进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强化征集 夯实服务基础

  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一是扩大资源总量。大幅度扩大进馆档案的范围,大幅度缩短进馆档案的时限,将所有记载历史信息的档案资料最终都接收进各级档案馆保存。二是优化资源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大幅度增加新型载体档案门类,丰富馆藏内容,优化馆藏结构,建设内涵丰富、门类齐全的综合档案馆。三是优化空间布局。科学划分综合档案馆、专业档案馆和部门档案室的职能,完善档案形成机制和运转程序,使各级综合档案馆成为反映焦作历史全貌的名副其实的国家综合档案馆。

  扩大接收范围,改善馆藏结构。加强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从今年起,各单位向市档案馆移交纸质档案,应同时移交电子档案和文件级机读目录;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全面开展重大活动档案收(征)集、整理、归档等工作;加强对特色档案的收集,有重点、有计划地征集散失在民间的珍贵档案,进一步丰富和优化馆藏;以民生档案、重大活动档案、特色档案为重点,对保存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档案进行实体和信息整合,实现档案资源共有共享。到“十二五”末,全市各级综合档案馆馆藏量比“十一五”末翻一番。

  建立档案管理登记、重大活动档案备案制度。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和其他组织,自成立、注册之日起60日内,要到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档案管理登记手续。撤并、终止活动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其产生、保管的档案,并及时办理档案管理注销登记手续。涉及本市的重大活动、突发事件,主办和参与组织的单位应事先通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前介入,及时完整地收集、整理、保管相关档案材料,并按规定向档案馆移交。

  加强档案馆舍建设。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的要求,市档案馆创建国家一级档案馆,各县市区档案馆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新建一批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和《档案馆建设标准》的国家综合档案馆,以解决馆库面积不足、条件简陋和服务功能滞后等问题,充分发挥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档案信息利用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五位一体”的基本功能,加快推进向社会公共档案馆和数字档案馆的转型。到“十二五”末,市、县市区档案馆建筑规范、设施完备、功能完善、技术先进、馆藏丰富,档案基础设施、档案保管条件赶上和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

  拓展领域 提高服务能力

  积极主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提供利用重要、珍贵的档案,应用电子文件、缩微品或者其他形式的复制件代替原件,要在妥善保管和现实利用服务中,最大限度地保证档案的安全,对历史负责。缩短档案的保密年限,市档案馆保管的档案,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按照国家规定不宜开放的外,在整理、鉴定完毕后即向社会开放。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信息的查全率、查准率和检索速度。按照“相对统一、标准通用”的原则,在全市应用“焦作电子文件在线归档系统”和档案管理软件,确保数字档案资源格式规范、长期可读、便于共享,构建全市范围内的档案数字化平台,实现档案管理100%自动化、存储100%数字化、传递100%网络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加快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类民生档案数据库。到“十二五”末,全市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全部实现档案信息目录的计算机检索,重要档案实现计算机全文检索。同时,积极探索和推进区域性档案信息远程共享,逐步实现国家档案馆之间档案信息数据共建共享。

  加强档案编研。挖掘开发档案资源,使工作更加贴近中心服务大局,助推科学发展。围绕国内外时事热点,编研内部资刊《档案参阅》,通过公布档案内容、编研档案史料、综合文摘荟萃等形式,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一些本地和外埠的历史和文化。

  加速建设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为社会民众查阅政府公开信息提供一站式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办好市、县市区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确保人员、经费、制度落实到位,工作机制完善,服务水平优良。共建部门应及时向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提供本单位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作为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项日常工作,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不久,社会民众只需持个人身份证、工作证等有效证件,即可到市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查询政府各部门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建立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处理机制,扎实开展馆(室)藏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工作。与驻马店市互建备份档案专用库房,对本市区域内的重要档案进行异地备份,以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全市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工作由市档案局负责统一协调组织;已移交各级档案馆保存的重要档案,由档案馆负责制作备份件;保存在其他部门的重要档案,由其主管部门负责制作备份件(纸质、电子)。到2012年年底,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县市区保存的重要电子档案数据库应全部送交驻马店异地备份库保存。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将形成制度,新产生需异地备份保存的重要档案,及时制作档案副本或备份件,移送备份档案库,应备尽备。

  规范执法 做好服务团队

  制定颁布《焦作市档案管理办法》。根据《档案法》、《河南省档案管理条例》的宏观要求,依照国家、省、市出台的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做法,解决好多年来困扰我市档案事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对伴随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派生的档案工作新领域、新问题加以规范。

  将档案行政执法作为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主要手段,以档案移交为重点。加强业务监督指导,把档案收集整理好、保管利用好;从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抓起,分类指导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做好立卷归档工作,实现业务监督指导工作全覆盖;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标准,以制度规范工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切实加强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征地拆迁、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档案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通过档案管理登记、重大活动档案备案、重点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依法查处档案违法案件,积极推进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认证工作,到“十二五”末,全市档案管理规范化认证率累计达到80%。

  着力抓业务培训。办好全市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对市直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专兼职档案人员和各县市区档案局班子成员、业务部门负责人进行轮训。建立档案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档案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既是权利,也是义务,连续2年未修满国家规定继续教育学时的已取得档案从业资格在岗人员,第三年必须参加市档案局组织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培训班。

  组建档案数字加工中心。适应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以政府安置的再就业“4050”人员为主体,在参与市档案馆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承担市档案馆纸质、照片、声像、胶片等传统介质档案的数字化转换工作,加快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之余,面向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新兴经济组织,开展档案规范整理和数字化加工服务,提高档案规范化建设效率和质量。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