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转型带来的深刻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牛炎平感慨而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突出转型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十二五’的新征程中,山阳区该如何转、向哪里转?《在转型中提升》一文给我们指明了科学的目标和方法:转型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在转的过程中,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把基础转弱了,不能把特色转丢了,更不能把优势转没了。通过转型,让基础更牢稳、优势更彰显、特色更鲜明。只要达成这样的共识,我们发展的路子才能走得更快更稳更好。”
以大项目建设为支撑,走改造提升和加快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道路,实现从传统商贸业向新兴服务业转变。一个“转”字值千金。牛炎平说,我们既要通过加快投资25亿元的宝龙城市广场、投资9亿元的太古广场、投资8亿元的东方红国际广场等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焦南新区、东方红、艺新、焦东商圈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传统商贸业持续繁荣和上档升级,又要发挥中心城区的区位、资源优势,培育发展物流、信息、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态,加快建设焦南金融商务区,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发展水平,着力建设优势明显的现代商贸中心区。
以集聚区建设为依托,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工业是山阳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转型升级的重点和亮点。该区将以投资20亿元的修正药业集团焦作产业园、投资18亿元的LED产业园、投资10亿元的纺织服装产业园和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等园区建设为着力点,重点引进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促进同类和关联企业高效聚集,不断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和规模扩张,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品牌和产业集团,着力构建主业突出的新型工业区。
以城乡融合为载体,建设更具活力的开放先行区,实现“二元结构”向“一体化”转变。“发展经济是为了更好更多地惠及民生,我们也要在转型中突出民生改善。”牛炎平说。下一步,我们要全面作好南水北调沿线、集聚区范围内和老城区改造的建设发展规划,确保焦郑城际铁路、体育中心等重大工程顺利推进,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同时,把扩大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措施,着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行业和中小企业,不断增加居民收入。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做顺民意、帮民富、保民安、促民稳的工作,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没有一劳永逸的发展思路,也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方式。牛炎平说:“只要坚持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咬定发展不放松,认真去做,狠抓落实,建设更具活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区的美好蓝图就一定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