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要以为这句话专指孩子的学习成绩。其实,在当前的经济社会里,智商、情商和财商,三“商”都高的孩子,才能赢得自己的精彩人生。我们看到,有些人成年之后,能妥善处理和钱的关系,知道怎么挣钱,怎么花钱,怎么借钱,也知道要控制合理的负债比例。可有些人成年之后,基本没有财产规划概念,不是一味挥霍就是一味节约。同龄的年轻人之所以会产生如此的差异,就是因为在他们从小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没有能够给予他们接触钱、自主支配钱的机会和经验。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在孩子的每一步成长过程中进行有规划的理财教育,更是新一代父母的必要选择。
在培养孩子理财教育方面,银行专业人士也给出了建议。
培养孩子记账的习惯。刚开始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在领到零用钱时,就先把未来一个周期所需要花费的记录下来,额外的支出也要随后一一记录,养成孩子记账的习惯。几个月后,家长可依这一资金流量表,检查孩子的消费倾向,了解他对金钱的价值与感受,万一发现偏差,也可以适时纠正,或是作为奖励孩子节俭的依据。
培养储蓄观念。经常让孩子花钱之前想一想,过完这一周期,钱还够不够用,就可以逐渐养成孩子储蓄的习惯。培养储蓄观念主要是为了避免孩子有过度消费行为,让他知道买东西需要量力而行。
为孩子开独立的存款账户。当父母到银行办理开户或是到银行存钱时,也不妨把孩子带上,让他们慢慢学会开户、存款以及提款的流程,并且和孩子一起了解银行定期寄来的账务对账单、投资报表等,这样孩子可以亲身感受“复利”的效果,也是激励孩子多储蓄的方法。
建立孩子的理财目标。家长可询问孩子储蓄是否要达成何种目标,如买脚踏车、玩具等,帮助他从每个月的零用钱规划出时间表,估算用多少时间可以达到梦想,建立孩子的理财目标及投资观念。
卢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