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实习生 王菊艳
抗日战争爆发后,焦作地区和全国各地一样,遭到了日本侵略者铁蹄的摧残和蹂躏。在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下,不少抗日志士遭受迫害、残杀,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抗日斗争异常艰苦。但焦作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倒,同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一刻也没停止。在中共河南省工委和中共中央北方局军事部负责同志的指导下,焦作党组织在得以恢复的同时,广泛团结工人、农民和各界爱国人士,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组织领导煤矿工人开展罢工,夺取物资,支援斗争,粉碎日寇“以战养战”的政策;领导人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巩固、发展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
1938年2月,中共焦作地区党组织积极领导广大人民,在济沁地区组建了杜八联、大河里自卫总团、晋豫边游击支队;在修武、博爱、武陟地区建立了道清游击队、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等抗日武装。3月,在修武县成立了河南省最早的县级抗日政府——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由此点燃了太行山南麓熊熊的抗日烽火。1938年4月,我党领导的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第四支队和国民党九十五师一个营,在李屯等村人民的密切配合下,一举歼灭日军一个汽车队,创造了焦作附近平原地区首次歼敌110多人的辉煌战绩。1939年秋,国民党一六六师第九九一团设伏封门口,毙伤日军官兵300余人,中国军队无一伤亡。日军西进计划被打乱,直至1941年5月,日军发动晋南中条山战役后,才打通了西进路线。1941年12月11日,驻沁阳日军一个中队纠集伪军一个大队共千余人,夜袭济源尚庄,妄图占领大河里。尚庄党支部迅速以鸣枪为号,集合自卫团员迎击敌人。大河里各村自卫团员听到枪声,自动参战,并从敌人后方发起攻击,使敌人遭受内外夹攻,狼狈逃窜,自卫团乘胜追击,打死日军27人、伪军5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谱写了大河里自卫团的光辉篇章。1944年4月,中共太岳区委为完成太岳抗日根据地与豫西的衔接,于1944年6月至9月和1945年3月至4月,两次发动豫北战役,共消灭日伪军4000多人,收复济源、孟县等地国土4400平方公里。与此同时,焦作党组织根据上级指示,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和除奸反霸运动,调动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的积极性。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对于焦作各县敌伪的负隅顽抗,太行第七、第八军分区部队连续作战,顽强拼搏,终于收复了焦作地区全境。在抗战八年中,焦作儿女奋起抗击日军侵略,配合主力部队歼灭日伪军2.26万人,夺取了抗日战争在焦作地区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