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46版:形象展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武陟人口计生:创先争优促转型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全面开创马村教育工作新局面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1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全面开创马村教育工作新局面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马村区教育局党委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规范学校管理为依托,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团结奋斗,锐意进取,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教育工作的健康和谐发展。

  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新建三十六中教学楼、三十五中教学楼、三十中教学楼等20多个教育项目,特别是2009年以来,全区共拆除D级危房1.47万平方米,投资1700万元,加固改造B、C级危房5.33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1万平方米,完成了三年抗震加固改造总量的73.7%。投资5000万元的马村区望江路学校项目进展顺利。进一步推进学校标准化实验室、运动操场、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系统等内部配套设施建设,城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顺利实施,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成为现实。全区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100%、97.72%;小学、初中毕业率分别为100%、99.47%;未成年人犯罪率为0。设立了马村区教育质量奖,落实了涵盖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贫困生资助长效机制,贫困生资助面达到100%,提高了教育民生的保障水平。

  通过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改革教育教学方式,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不断激发教育内部活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马村教育逐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教育关系国计民生。做好全区教育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马村区教育局党委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全面开创马村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创一流品质 建一流名校

  打造学校品质特色 为师生成长保驾护航

  焦作六中党支部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团结全体教职工,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结合自身实际,以党支部和校委会建设为突破口,狠抓党员队伍建设,学校党支部成为带领全体教职工干事创业的坚强战斗堡垒。全体共产党员立足岗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忠于职守,以身示范,为焦作六中的腾飞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以“团结、拼搏、创新、争先”为校训,本着外树形象,内抓管理,坚持素质教育,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良好校风,“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因人施教、为人师表”的教风,“勤学好问、善思苦练”的学风,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高中教育为许多高校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初中教育输送了大批优质生源。

  学校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基础党组织,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新世纪初中数学实验基地学校、省级信息技术教育合格学校、市级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市级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先进党支部、区级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区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严格的管理,良好的条件,文明的环境,稳步提升的办学质量,为焦作六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家长的信赖、社会的赞誉,也为学校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村区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寄宿制民办学校,成立于2003年,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2500名学生。在马村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马村区实验学校从一所默默无闻的民办学校,发展成为硬件设施先进、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异的市级名校。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焦作一中优质生源基地、马村区教育教学质量特别奖等荣誉称号。

  实验学校秉承“为终身发展服务,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并重,两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招考试中,学校升学率在焦作市始终位于前列,2010年,312名考生,67名被焦作一中录取,50名被焦作十一中录取,一中上线率、省示范性高中上线率均居全市第一。由于成绩优异,学校受到马村区政府通令嘉奖;在全国第三届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实验学校选送的课本剧《金色的鱼钩》、器乐合奏《鼓庆盛世》获得国家级二等奖。焦作市第七届学生艺术节,学校参演的大合唱、舞蹈、小合唱、器乐五个参演节目全部获得焦作市一等奖。

  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赋予了马村区工人村小学凝重厚实的底色,铸就了“自强不息、勇争一流”的工小精神。

  四年前,当新教育实验宛如和煦的春风吹进工小校园的时候,工小人怀揣着享受教育幸福的梦想,在诗意的校园里播洒着希望的种子。四年来,学校党支部坚持高目标定位、高起点追求、高强度推进,力求让新教育实验成为师生实现共同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中国青年报》、《教育时报》、《焦作日报》先后对学校的新教育实验进行了报道。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全国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卢志文,新教育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干国祥等以及东莞、武汉、随州、山西和郑州、濮阳、周口等地的新教育考察团先后到学校考察学习。该校先后荣获了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全国新教育实验榜样学校、河南省师资培训先进单位、焦作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焦作市校园文化示范校等30多项殊荣。

  前进中的待王学校

  位于马村区待王街道待王村辖区的马村区待王学校,在各级党组织的亲切关怀和学校党支部的正确带领下,经过近年的努力,由一所不起眼的普通农村小学蜕变为马村教苑中一朵奇葩。

  待王学校以“实事求是,严谨务实”为育人的行动准则,面向全体学生,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教职工团结一致,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学校取得了显著成绩。

  该校曾建成全区农村学校第一个微机室,使农村的孩子用上了电脑;近年完成了三座教学楼约2800平方米的危房改造;去年建成一个标准化的灯光篮球场。待王学校可谓一年一个新变化,一年一个新台阶,不断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待王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远程教育示范学校”,“焦作市市级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艺术教育先进学校”、“行风评议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马村区教育质量先进单位”、“教科研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马村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获得了“焦作市书香校园”称号,目前还是“全国新教育实验挂牌学校”,今年全国新教育开放周期间,待王学校的师生集体诵读博得参观者一致好评。

  坚守课堂 提升质量

  近年来,焦作市第七中学认真学习全国名校的成功教育教学经验,在校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实际,着力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以学生为本,重抓课改,讲求实效,打造出了优质高效的校园和课堂。

  三年多的课改实践证明: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的深入探讨改变着教师、学生的行走方式,正在实现由传统的课堂教学向在教师引领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迈进。在不断的探索中,该校教师达成了共识:“0.01>0,一点改变,必然带动整体改变;一处改变,必然带动下一处的改变;心若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在明确的办学目标和先进的办学理念的支持下,学校凭借着科学的管理模式,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升入一中、十一中的学生人数逐渐攀升,2010年升入一中10人,升入十一中13人,再创升学新高。学校被授予“教育质量先进单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教育质量进步单位”、“市级文明单位”、“构建高效课堂先进学校”、“德育管理先进单位”、“校本教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励精图治 追求卓越

  四十余年磨砺,四十余年跨越。焦作市第三十三中学在校党支部的领导下,传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积极乐观,无私奉献”的办学精神,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有为人才”的办学理念,实现了跨越式的全面发展。

  “剪裁用尽春匠意,浅蘸朝霞千万蕊”。2007年以来,该校本着“抓质量,创名校”的办学理念,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誓将学校打造成为“管理严谨、成绩一流、社会满意、学生向往”的马村名校。学校坚持“良师益友、教学相长”的教风和“乐学善思、海纳百川”的学风,以严格的要求规范学生、良好的校风影响学生、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

  在校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各方面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荣获“焦作市行风评议先进单位”、“焦作市三八红旗集体”、焦作市“教师培训年”先进集体、“马村区先进党支部”、“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学校在连续3年的中招考试中,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上线率等成绩均位居全区前列 。

  一颗耀眼的明珠

  焦作市第三十六中学党支部怀着“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拳拳之心,带领全体教师,克服困难,努力拼搏,奋勇开拓,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通过各类教研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与效率。近几年来,在区教研室举行的经典诵读赛中,该校的个人节目和集体节目均获一等奖,40多篇论文在报刊上发表或在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多位教师的优质课分别在市、区优质课比赛中获奖,2010年,该校被评为马村区教科研先进单位。

  在学校党支部的带领下,学校教学质量连年提高。2009年,该校有10名学生升入省示范性高中学习,2010年又有14名学生考入省示范性高中。学校连续两年获得马村区教学质量进步奖。

  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焦作市第三十六中学正以崭新的面貌前进着,她像一颗耀眼的明珠,从马村区东部冉冉升起。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让人民满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是焦作市第三十中学的“生命线”。该校位于马村区东部,是一所6轨制农村初级中学。

  从1999年9月搬迁至今,学校突出“学校为家长服务,让家长满意;教师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的办学理念,依靠以“情感管理”为纽带的目标管理、制度管理、情感管理“三重管理”体制,全体教职工在学校党支部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以苦为乐,无私奉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近年来,学生中招上线人数居马村区同类学校之首,马村区中学生篮球赛实现四连冠,区学生艺术节大合唱比赛第一名,学生人数从不足300人到近1000人,一举成为马村区同类中学中的佼佼者。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学校、焦作市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体育卫生工作、校园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马村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康玉和校长被评为焦作市功勋校长。我们有理由相信,焦作市第三十中学会在“突出‘两项服务’,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大道上奋勇直前,取得更大进步,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马村区李庄学校是一所地处偏远的农村小学。教职工30名,学生487名。在李庄学校党支部的带领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佳绩:2010年该校荣获“焦作市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焦作市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示范校”、“焦作市实验教学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被评为“2010年度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2010年,学校投入资金3.5万余元购买图书、仪器和体育器材;投资6万余元修建了学生体育运动场;改善了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全体教职工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及时了解教育发展信息,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成绩逐年提高。

  通过李庄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李庄学校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马村区九里山小学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教师努力拼搏、奋发进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荣获全国“我是五好小公民”征文大赛集体二等奖、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区目标管理、校本教研、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马村区九里山小学党支部是一支不畏困难、善打硬仗的队伍,在支部的领导下,该校打造了一支团结奋进、积极向上、具有较强服务意识的管理队伍;打造了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高素质教师团队;搭建了一个利于学生发挥特长、展示才华,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高的平台;创建了一个平安和谐、幸福完整,具有发展潜力的书香校园。

  在今后的工作中,马村区九里山小学党支部将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不懈,积极进取,争创辉煌明天。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