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阎河 本报通讯员 陈玲玲
今年年初以来,“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公正”活动在最高院、省高院以及市中院的安排部署下,在全市法院全面铺开。马村区法院以开展此次活动为契机,立足马村区发展实际,下大力气学习教育整治。据统计,该院2011年上半年各项工作指标较同期明显提升,走访群众满意率达95%。
定位之一:以人为本 发展干警
马村区法院党组认为,当前法院面临的执法形势复杂,上访形势严峻,法官在不断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过程中,各种矛盾与困惑给法官群体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为给法官群体减压、减负,该院党组施政行策,处处以人为本,以法官发展促进法院发展。
具体工作中,该院制定了法官及部门绩效考核标准,并从语言表述到制度层面设计都体现出人文关怀,既体现责权利的相适应,又使干警积极愉快地按照绩效考核的导向进行工作。同时,该院实施“关怀”工程。凡干警家中有红白事、因病住院,党组成员都要上门探望。特别是该院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修建了健身和洗浴设施,加强图书馆建设,建立“法官之家”,开通班车,让大家充分感受党组的关心和温暖。
定位之二:教育先行 典型带动
结合今年省高院在全省法院开展的“除骄横、除冷漠、除懈怠、除私情、除腐败”专项活动和“廉政建设年”活动,马村法院党组将干警的教育放在首位,将政治理论、时事、传统人文、执法业务技能、体育、文艺等多项内容纳入干警学习教育培训计划。同时,该院在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投入专项资金购买书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院局域网建立网络学习群和兴趣学习小组,努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不仅大力学习全国优秀法官宋鱼水、陈燕萍、龙进品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工作上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而且树立本院的先进典型。如公正严肃执法的民一庭庭长石志炜,和风细雨为民做主的执行局综合科科长刘瑾,都被大家奉为学习的楷模,用他们的精神鼓舞带动着广大干警尽本职、办好案。
定位之三:培基固本 执法为民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新时期,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意见》,该院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把最艰巨的任务、最难处理的问题交给党员干警去完成。
为了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该院每月组织党员重温誓词活动,开展党员示范岗以及“爱民进万家”大走访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干警们时刻与群众心连心,不忘本。今年七一在即,一案件当事人多次进京上访,做工作难度大,老党员、业务能手刘瑾在母亲有病无人照看的情况下,毅然主动请缨带队赴京接访,经过四天细致耐心的工作,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院党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