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69版:红色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四章:跨世纪发展时期
焦作党史大事记
卫生医护人才的摇篮
焦作市中心血站
城市建设搭建跨越发展大平台
奔向小康新生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建设搭建跨越发展大平台

作者:本报记者 麻 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1995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依托老城、开发新区、环形扩张、滚动发展”的城市建设指导方针,把推动城市建设跨越发展作为振兴全市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至此,焦作中心城区建设开始转到以路桥建设为重点、改善城区路网结构、提高城市综合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来。据了解,到1999年,全市先后完成城市路桥改造工程25项,新修精品游园3个,完成市区“绿色通道”工程6条,城市滚动扩张约20平方公里。2000年后,市区城市建设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一大批城市道路相继建成,形成“十纵十横”的城市道路框架;集中供热、天然气利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迅速发展,供水、供气、供热和垃圾、污水处理能力不断增强;集中整治了近20条景观道路和城区3条河道,改造并免费开放了市区公园;新建生态植物园、人民广场、缝山公园等近300处绿地游园,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7.46%、42.0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81平方米;三维商业广场、大杨树商业步行街等一大批商业设施相继建成,我市的商业设施规模、品位、档次显著提升;一批大中小学搬迁扩建和文教卫生设施的建成投入使用,文教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批精品建筑和标志性建筑的出现,提高了城市品位,焦作的现代化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焦作市四路(新济路修武——焦作改线段、新孟路温县——沁阳改线段、济源——山西阳城)两桥(修武沙河公路大桥、沁阳沁河公路大桥)也已在年底全部竣工通车,这标志着我市1993年以来投资301亿元的八路四桥共12项公路工程已全部完成。此外,我市首次利用世行贷款进行公路建设的重要工程焦温公路在1995年已竣工通车。

  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1995年,我市的社会文化事业也亮彩纷呈。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东周列国》在焦开机暨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落成典礼在凤凰山郑王宫前隆重举行;《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焦作日报》分别以《牛角川隆起》、《中原“金三角”纪行》、《焦作——中国中西部升起的希望之星》为题,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了我国当代著名记者穆青和冯健10月11日至18日对焦作市考察后采写的长篇通讯。一时间,焦作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