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力新跨越
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4亿元,是2005年的2.24倍,年均增长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47亿元,是2005年的4.59倍,年均增长3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77亿元,是2005年的1.92倍,年均增长13.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7亿元,是2005年的2.32倍,年均增长1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168元,是2005年的1.37倍,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6825元,是2005年的1.85倍,年均增长12.8%。
工业经济新飞跃
围绕氟、钛、硅、锆“四大产业链”延伸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5年共实施工业项目141个,完成投资60.69亿元,无水氟化铝、电熔锆稳定锆等18个超亿元项目建成投产,离子膜烧碱、多晶硅等3个超10亿元项目快速推进,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了光伏产业园区、佰利联产业园区、氟化学产业园区、风神轮胎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创业园区五大产业园区。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成功创建了“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全区已有多氟多、风神轮胎、龙星化工、淼雨、鑫诚等5家上市企业,佰利联公司于5月20日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核获准上市发行股票,走在了全市前列。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89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1%。
集聚区崛起工业城
按照建设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结构优化、效益显著的西部工业城的要求,积极推进工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建设了经三路、雪莲路、纬二路、纬五路等10条道路,建成了变电站、雨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和14栋标准化厂房,铺设了供热管道和供水供气管网,企业入驻条件日趋完备。认真落实集聚区补偿和安置政策,已安置群众1200余户。坚持对失地农民发放养老生活补助制度,每年对2500余人发放养老补助金120余万元,安置失地农民就业和再就业2300余人。积极协调服务项目入驻,目前,集聚区共入驻企业86家,实施项目113个。
城乡面貌新景象
五年来,该区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建设,新建和改造了12条城区道路,形成了“五纵五横”的道路框架,城区面积由6.8平方公里拉大到22平方公里。修建了县乡公路129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路的目标。完成了许衡文化公园、中心敬老院、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一批城市功能型、民生改善型重点工程,实施了城区热力管网工程和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引进了天然气工程,建设了安嘉公园绿洲、星耀名家、佰利佳苑等一批精品住宅小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扎实开展山区林业生态保护和平原林网、路网绿化工作,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26.6%,城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6.4%,通过了省林业生态区检查验收;建立了全市首家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连续四年在全市城市管理和环境卫生综合评比中稳居五城区之首。
群众生活新气象
五年来,该区共投入资金3.2亿元,办理了56件群众关心的实事、好事。免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免除城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加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健全了社会保障安全网。积极开发就业岗位,扎实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积极发挥慈善协会和慈善基金会作用,在全区科级以上干部中积极开展“为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成功举办了许衡诞辰800周年纪念活动。计划生育工作成功创建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深入开展“平安中站”创建活动,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