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提升合作社发展水平
图片新闻
今年参加民主评议的
市直单位100个重点科室(岗位)
风雨同舟 履行职能
同心同行 建设焦作
严格市场准入 强化日常监管
市商务部门强化定点屠宰企业监管
标准化建设助推云台山转型升级
秩吾校长施妙策
全力救护革命者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7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秩吾校长施妙策
全力救护革命者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豫北特委书记李剑森叛变,向国民党反动政府供出了焦作地下共产党成员名单。当时,正以国民党豫北特派员身份在省城开封办事的韩秩吾,有幸得到了河南省保安司令部要派军警到焦作抓捕共产党人特别要逮捕李耀先的消息,于是连夜赶回焦作报信。不幸的是,扶轮小学教师、共产党员杨乃峰、杨洗尘、李秉才、陈狄罗、凌必应等人已经被捕,且已在押解往开封的途中。因为李耀先当时对外用的名字是李常青,加上敌人不知道李耀先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在焦作中学教书,所以没能及时抓到李耀先。韩秩吾一到焦作,立即将敌人大逮捕的消息告诉了李耀先,而李耀先在听说焦作扶轮学校的共产党员被捕的消息后,顿时警觉起来,感到情况危急,也正在想办法转移。

  李耀先是早期的共产党员,他的家族里有十几个人为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浴血奋战,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李耀先的妻子范自修也是共产党员,伴着丈夫来到焦作一起做地下工作;他的胞弟李秉才和胞妹李萍都是地下共产党员,此时都在焦作扶轮学校教书。

  危急中,韩秩吾沉着冷静,利用自己的国民党豫北特派员身份,秘密将李耀先隐藏到焦作中学校长张润三住处的一间密室里。张润三是一位思想进步的民主人士,对共产党人有好感,与韩秩吾是至交。为了确保将李耀先转移出焦作,韩秩吾和张润三密谋出一个万全之策。他们联络进步教师张汉英、周英学以及进步学生余士珍,韩秩吾又找到拜把子弟兄、当时在焦作工会当头头的唐济永,最后由韩秩吾从农村带了一辆马车,在一天的黄昏时分将装扮成周英学家长工的李耀先拉到了自己老家。

  焦作的国民党特务机关煞费心机忙活了一阵儿也没能抓到李耀先,于是怠慢下来,以为李耀先已经不在焦作。韩秩吾的老家在焦作东北山里的磨石坡村,李耀先在韩秩吾家里躲了几天后,韩秩吾看到形势渐渐平和,已没有什么危险,就在一天早上让化了装的李耀先骑上事先准备好的毛驴,指派家里的一个人护送,再三叮嘱后,二人穿修武、过卫辉,安全地来到了平汉铁路线上的塔岗火车站。随后,李耀先登上北去的火车,终于摆脱了敌人的追捕。

  李耀先到了北平之后,接受党的委派,担任北平市委书记、河北省军委书记和河北省委特派员。这一时期,北平的党组织刚刚遭受破坏。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北平六千多名学生冲破军警包围,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活动,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一二·九”运动。跟着李常青到北平的焦作籍学生余士珍、彭施鲁等人也参加了这次学生运动。随着“一二·九”运动的爆发,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高潮。

  韩秩吾送走李常青后,马上返回焦作,又投入到对李秉才、杨乃生等共产党员的营救当中。

  张伯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