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鹏飞
近年来,随着传统中医疗法的日渐风行,冬病夏治这一独特的疗法也在市民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在市中医院呼吸科门诊,很多市民都是早早打电话预约,生怕错过了治疗的时机。同时,也有不少市民对“三伏帖”充满了好奇心,想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贴“三伏帖”,有哪些注意事项?昨日,记者专门采访了市中医院呼吸科主任谢邦军,请他来解答市民提出的有关问题。
何谓冬病夏治? 谢邦军说,冬病夏治简单地说就是冬天好发的病在夏天治疗。而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气血趋于机表,皮肤松弛,毛孔开张,有利于药物的渗透,有助于邪气的外驱,因此在三伏天里运用特配的中药敷贴于特定的穴位,刺激经络,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输送可将药物直达病所,达到治病的目的。
何谓“三伏帖”? 谢邦军说,“三伏帖”就是穴位敷贴疗法,是冬病夏治疗法中最为盛行的一种。该疗法既不用打针,也不用吃药,只是在穴位上贴敷特制的中药,疗效安全可靠,一般患者都能接受。尤其是对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体虚感冒等一些冬季易得或易加重的疾病,疗效更加明显。
“三伏帖”是否可以在家自己贴? 谢邦军说,“三伏帖”疗法虽然很多人都知道,但治疗过程也需要讲求科学和严谨,市民最好不要自己任意进行贴敷。要想取得好的疗效,首先在贴敷时要辨证取穴,要根据病的种类、病情的轻重确定贴敷的穴位;其次,药物要配方合理,由专业人员炮制、密封保存,以免影响贴敷效果;第三,贴敷时要由专业医师操作,认准穴位贴敷才能有好的疗效;第四,贴敷时还要考虑个体差异因素、吸收能力、耐受性不同,贴敷的时间长短也应有所变化。
敷贴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谢邦军说,市民敷完药后最好等6~10个小时以后再洗澡,敷贴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等食物,忌食海鲜等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避免电风扇直吹或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若患有皮肤溃破过敏且内火较重、容易口腔溃疡的市民不适宜选择冬病夏治。对于部分患者贴药后可能局部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这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果上述感觉特别剧烈,必须及时取下药物,并用清水冲洗局部,防止皮肤起水疱而导致皮肤感染。 预约电话:(0391)231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