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韩秩吾公开宣讲:“全国人民都清楚,‘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抗日,‘卢沟桥事变’后他又采取不抵抗政策。现在,唯一就是共产党抗日最坚决,全国的抗日战争必须由共产党来领导。”他主持的焦作扶轮小学成为豫北地区公开宣传抗日救亡的讲坛和战斗堡垒。
1937年9月初,受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委派出任第十八集团军驻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联络处主任的中共北方局领导人朱瑞同志,到豫北地区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因韩秩吾担任过国民党修武县党部执委、焦作市国民党党部委员及国民党豫北特派员,身份特殊,朱瑞同志指示焦作地区党组织暂不批准韩秩吾加入中国共产党。但韩秩吾仍按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怨无悔、积极忘我地为革命工作,直到1940年,才被正式接收为中共候补党员。
1938年1月中旬,中共晋冀鲁豫边省工委在焦作扶轮小学举办县区以上干部和党员训练班,扶轮小学教师杨星五等20多人参加学习。学习班2月5日结束。在训练班上,张萃中讲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聂真讲中国革命的性质和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共豫北特委委员方升普讲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训练班从思想上、组织上培养了一大批抗日骨干分子。不久,省工委又通过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政训处民运科长王伯平(中共地下党员),派送焦作扶轮小学教员李秉才等20多人,到郑州国民党军政训练班学习。
抗战爆发后,晋冀鲁豫流亡学生办事处所在地许昌有很多流亡学生,他们思想混乱,政治取向不明。1937年冬天,河北的流亡学生张玉果(师力坤)和董玉磬,准备听从办事处的安排,随地方国民政府南迁到信阳去,但又对国民党的逃跑主义不满,处于犹豫徘徊的状态。恰逢韩秩吾校长从南京返回许昌,在韩秩吾的教育鼓动下,张玉果和董玉磬来到了豫北的抗日中心——焦作,在焦作扶轮学校参加了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后又经韩秩吾介绍,通过党组织到华北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参加了抗日工作,成为党的优秀干部。韩秩吾的女儿及其亲属,在韩的教育下,也积极地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
韩秩吾校长富有社会活动能力,他曾通过许安本(时任焦作中学校长)在焦作中学组织了1938年元旦晚会,宣传抗日救亡,影响很大。当时,国民党军官学校准备在焦作中学招收20名学生。然而,在这次晚会的影响下,被招收的学生改变了主意,拒绝到国民党军官学校去,其中刘如三、王铁臣等许多学生留在北方参加了革命。
1938年3月,韩秩吾接受党的指示,遵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和在修武县的影响,广泛联络进步人士,为焦作地区早期的武装抗日斗争做了大量的先期工作。3月,韩秩吾作为主要召集人,在太行山里的艾曲村大庙里召开了修武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力促建立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4月,经过民主选举,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成为当时国统区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中共豫北地区领导人程明升被选举为县长。县政府下设四科,其中,韩秩吾任财政科长,李秉才任武装科长。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之初,通过合法政权,团结各阶层的抗日力量,扩大民族统一战线,成功开展武装抗日斗争的一个范例。
张伯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