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国内时讯
用连续稳定政策平抑“猪周期”
桥梁频繁垮塌
公共设施安全受关注
商务部:四项措施稳定猪肉价格
杭州钱江三桥局部塌落
图说世界
延伸阅读
国际时讯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7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连续稳定政策平抑“猪周期”
新华社记者 江 毅 娄 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一路飙升的猪肉价格正牵动着人们的神经。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6月份猪肉价格上涨高达57.1%,带动CPI同比上涨6.4%。为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国务院常务会议12日专门进行研究,确定了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系列政策。

  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之举。猪肉价格事关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党中央及时出台调控措施,体现了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但要想长远避免猪肉的暴跌暴涨,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成为关键。人们已经注意到,在此次国务院出台的促进生猪生产稳定的政策中,“着眼长远,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被放到了突出位置。

  近年来,我国生猪价格屡屡出现“过山车”行情,形成了“大跌大涨”循环出现的“猪周期”。其原因就是来自生猪饲养难以克服的“盲动”。对于这样一个生产具有鲜明周期的产业,必须要有稳定的政策和切实的扶持,才能在行情良好时使其充分发挥市场自动调节作用,在行情低迷之际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帮助广大饲养户形成理性的预期和稳定的供应。

  生猪饲养涉及面广,重要的是常抓不懈。正如温家宝总理日前在陕西考察时所言,生猪生产形势不好时要抓,形势好时也要抓。不要等到价格暴涨之后,才来想办法平抑。国务院自2007年起已经出台了能繁母猪补贴、保险,扶持规模化饲养等优惠政策,有关部门应切实予以落实,并将更多精力放在创造一个公开稳定的外部环境上,让饲养户自己了解市场变化,让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作用。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