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年轻的创业者,今年27岁的李卫东前不久刚捐给他的母校——河南理工大学100万元,用于扶持该校的大学生创业。他说,“母校培养了我,我反哺母校,这是最光荣的事。”
作为一名从贫寒家庭走出来的人,他一直说,“有钱难买幼时贫。小树经历的风雨多了,树根就会扎的深、扎的牢,长大后,再大的风雨也不怕”。
带着两句话的财富上大学
“不怕输的孩子往往会赢。”“爸妈没什么本事,出门要靠你自己了。”2004年秋,李卫东走出河南商丘市宁陵县的老家,迈进河南理工大学的校门时,他所带的财富,就是这两句话。前一句是高中时的班主任送给他的,后一句出自他年近七旬的老父亲。
对于李卫东来说,有这两句话已经足够了,它们激励着他的成长。班长、党员、辅导员助理、河南省三好学生、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河南省优秀毕业生……大学四年成了他人生中亮丽的风景。
从国企辞职到民企
就想赶快挣钱还学贷
2008年,从校园踏进社会,李卫东找工作很顺利,签约到一家国企。而他竟然一个月后便辞职,应聘去了一家只有十几个人的民办企业。他回忆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赶快挣钱,还学校的贷款。
有人告诉他做销售挣钱快。可是销售什么好呢?又有人告诉他孩子的钱最好挣,子女的教育已经是中国家庭的首要支出,教育行业又是“日不落”的,因为每年都有新生入校。那具体做什么呢?远程教育。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中国的网民越来越多,网络远程教育商机无限。
最后他选择了某个品牌网校。当时人们对网校的认可度还不太高。可他相信,“每个人都有眼睛,不见得每个人都有眼光”。他毅然应聘去了这家刚刚起步的民企。
听李嘉诚一席话
二次辞职走上创业路
李卫东从销售做起,后来升为主管,再后来做了公司的核心阶层——讲师。这个职位对他的影响很大。他曾一直认为自己干的比说的好,感觉自己嘴笨,可是经过培训和学习,他的讲话水平突飞猛进,很多外地的兄弟单位都向他取经学习。李卫东由此信心大增,一年过去,他从一个毫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成为公司最年轻的核心人物。
2009年9月,在上海旁听一场以“把握时代趋势,创造精彩人生”为主题的大型演讲,是李卫东创业的起点。演讲过程中,李嘉诚说,“一个新事物的产生必将改变一批人的命运,也必将经历一个过程,当5%的人知道的时候,它是先机,赶紧做;当20%的人知道的时候,它是商机,马上做;当50%的人知道的时候,已是危机,不要做!”这些话对他影响极大,他毅然选择二次辞职,走上创业之路。
7天挣了17万元
“一个不怕输的人才会赢”
要自立门户,不过李卫东还是决定继续做网校,虽然当时做网校的70%的代理商都在亏损。2009年十一前,他签订区域代理合同时,手上只有区区几千块钱,连给对方缴定金都不够。他最终说服对方,只是象征性得缴了一点。但对方要求十一黄金周结束后,一定要补齐余款,否则解除合同,定金不退。
“压力很大啊,不过心里还有点小兴奋。”而奇迹发生了。十一黄金周7天时间,通过会议营销的模式,李卫东创造了17万元的营业收入。他越来越相信,“一个不怕输的人往往会赢!”“不用靠爸妈,要让爸妈靠自己过好日子。”
新想法不断
“不冒险比冒险更危险!”
不过,网校运营过程中也遇到过不小的麻烦,有一次资金链都差点全断了,很多员工弃他而去。去年5月,他到处融资后,又先后在三所中学投资了多媒体和电子自习室,数百万元就这样免费送了出去。在别人看来都太过冒险,可是他坚持认为,“对创业者来说,不冒险比冒险更危险!”
一步步挺过来,李卫东的网校已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主动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这时,他又有了新想法。他和几个合作伙伴共同组建了一家投资公司,涉及项目种类越来越广泛。
能有今天的成绩,李卫东最感谢的是他的“没本事而又朴实”的父母,是他贫寒的家庭,练就了他的坚毅、开拓、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