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 宾:拜爱荣(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焦作市戏剧协会理事、沁阳市舞蹈协会秘书长)
主持人:赵 岩 张天然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的发展,很多人开始在茶余饭后寻找一种健康、休闲的消遣方式。随之在中国的很多大中小城市都出现了一大群人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合跳舞、唱戏的现象。而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一位街头群众体育的倡导者、引领者、推动者。
她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就活跃在沁阳的大街小巷,带动了无数人参与这种街头群众体育,把她自己的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她就是拜爱荣。
今日沁阳:拜老师您好。您最早是怎样开始接触跳舞这项活动的?
拜爱荣:应该是在1991年那会儿,差不多整整20年了吧。当时我母亲刚刚去世,情绪一直很低落。亲戚朋友们都希望我能尽快好起来,就劝我经常出去走走,多看看外面的人和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广场上看到一群人在跳舞,觉得还挺有意思,然后就每天都去围观,整整看了一个星期。听着那些节奏,看着那些跳舞的人,我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这种活动,然后就开始自己参与其中了。
今日沁阳:可是后来,您不仅仅是参与者,更成了这项活动的引领者。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吗?
拜爱荣: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我以前上过戏校,在剧团里面工作过,算是一个学过文艺表演的人吧。又加上自己喜欢,肯下工夫,所以学得就快点、好点。再后来就有很多人开始跟我学,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影响力也就慢慢出来了。
今日沁阳:当时跟您学、和您一起跳舞的,大概有多少人?
拜爱荣:刚开始的时候吧,也是只有十几个人。因为我们这种跳舞没有什么门槛,也不收什么费用,慢慢地人就多了。最多的时候有六七百人一起在广场上跳,可见这项活动是十分受欢迎的。
(那现在呢?)
拜爱荣:现在其实人也不少。我们的城市在发展,原来的广场也改建了,所以我们的活动地点也改到了天鹅湖边。后来城西、城南这边也发展起来了,在音乐广场、联盟广场、公园等地方也出现了很多爱好者聚在一起跳舞,其实这些人都是我们带起来的。你算算这么大个沁阳城,有多少人啊。
今日沁阳:这项活动是怎么组织起来的,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
拜爱荣:我们这种队伍完全是群众自发和义务性的,都是大家自愿参加,然后一起商量着添置些音响、道具之类的东西。因为我们这种群众性健身活动,参与非常简单方便,又可以锻炼身体,还能获得一个愉快的心情,肯定能吸引很多人。
再说了,我们的活动形式灵活,内容丰富。有豫剧清唱、泰迪球、太极扇、太极剑、踢毽子,还有大型的集体健身操、扇子舞、红绸舞、响板友谊舞、扭秧歌、打腰鼓等等。
有这么多的爱好者参与,又有这么多的项目,发展得也就肯定比较快了。
今日沁阳:咱们这种民间组织有没有参与过一些大型的表演,或者组织过大型的活动?
拜爱荣:我们参加的活动多着呢。1993年就参加过焦作市第二届老年人健身操(舞)比赛,还获得了最佳奖。还参加过多次沁阳市的春节联欢晚会,也获得过很多奖项。
2009年我们组织了原沁阳县京剧、评剧、豫剧团老艺人50年喜相逢聚会,这个活动在当时影响很大,很多我们当地的老艺人聚在一起,欢歌笑语、闲话家常。有些老人已经八九十岁的高龄了,能这么聚在一起,是多么难得!
今日沁阳:这么多年,您教过很多的学生,有哪些事让您难忘呢?
拜爱荣:早几年的时候,有个女孩来找我学戏,她当时在海南的部队里服役呢,说是回来老家学两段豫剧,回去给战友们表演。就二十天的时间,从一个根本没接触过戏剧的孩子,硬是学会了两段。后来回去部队上表演,还获得了一等奖。当时那孩子打电话给我报喜的时候,可激动着呢。(笑)
今日沁阳:拜老师,这么多年过来了,我们都看到您做得非常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呢?
拜爱荣:其实我觉得吧,人活着总得要有意义一些,要做一些为别人、为社会着想的事情。像这些年我们免费教学生,坚持不收钱,这不是什么清高,只是我觉得这么做,自己感到快乐。当然有时候也会抱怨,抱怨别人的不理解。后来自己想明白了,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对的,还能给别人带来健康和快乐,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要说以后,我也没什么打算,就这么带着大家干,只要自己还能跳得动,就一直坚持下去。以后真要是不能动了,就交给别人带,哪怕自己坐在边上看看呢,也是高兴的。这是我的兴趣所在,也是快乐所在。
场地提供:诚福茗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