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樊树林
王保平
“作为一名老党员,作为一个还活着的‘老兵’,有生之年我愿意为党付出一切,这1000元特殊党费怎能表达我的心意啊!”日前,在山阳区百间房街道富康社区,居民柳恭良深情地说。
岁月的沧桑染白了柳恭良老人的头发,他双耳失聪,靠助听器与笔者对话,虽然部分细节已模糊,其对党的痴情溢于言表。
柳恭良出生在该区新城街道恩村一街一个贫穷家庭,当时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一家人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1949年3月,在焦作全部解放半年之后,19岁的他怀着一腔热血,毅然告别父母,应征入伍,跟随第四野战军南下。
“看着朝夕相处的战友们一个个在炮火中倒下,心里的难受劲儿别提了……”柳恭良回忆着峥嵘岁月,眼眶里泪水闪烁。1949年10月,解放广西的战役异常惨烈,一发炮弹在他身旁爆炸,副班长把他压在身下,半个小时后他艰难地爬起来,耳朵好像失去了知觉,而副班长却永远闭上了眼睛。
“作为一名军人,我能活下来,就是幸运……”柳恭良老人从屋里拿出自己那块“解放华中南”功勋章,说话声音有些颤抖。1953年,他复原后被安排到广州公安系统,由于踏实肯干,当年7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可是我最高兴的时候……”一想起当时在党旗下宣誓的场景,他脸上顿时焕发出光彩。
据富康社区负责人李娟介绍,1982年,为了支持家乡建设,柳恭良从广州调到我市陶瓷三厂,当上一名普通干部,直到1991年离休。上了年纪后,他不顾双耳失聪旧病复发,积极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为党组织分忧解难,在居民中威信很高。“如果没有党的领导,根本就不会有现在的生活,只要我还活着,就要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是我的心愿!”柳恭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