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光荣榜
一位共产党员的矿山情怀
河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
太极大赛在京发布新闻
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指挥官遇刺身亡
温州动车事故遇难者
赔偿金提至91.5万元
我国成功发射
“实践十一号02星”
武陟公安:由后到先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7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位共产党员的矿山情怀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上接一版)有人问毕世正,为什么总是把时间卡得那么紧。他说,煤矿早一天投产,就早一天为企业创造效益、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也有人问毕世正,为什么总是那么较真儿。他说:“煤炭行业是个高危行业,讲究的是要用心做事,谁不在建设过程中把好关,谁就是历史的罪人。”

  人如其名

  “到任何生产厂家,都不要接受他们的钱物。如果接受了,我们就会干不好工作,就会亏欠企业,那是要落骂名的。”

  

  毕世正一生热爱学习,具有极高的学识,1988年就晋升为机电高级工程师。为了方便上网查阅资料,他在70岁那年还学会了使用电脑。自他来到焦煤集团赵固二矿矿区这片热土后,这位学识渊博的老专家不但自己工作出色,还以带好徒弟、传授经验为己任,把多年的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他严谨的工作作风影响着年轻的矿山建设者。

  有一次,毕世正和他徒弟张复宝到福州天宇电气公司对订购的31500KVA主变压器进行现场验收。工作结束后,他们谢绝了厂家安排的当地名胜景区游览,立即动身前往福建南平、建阳等地考察锅炉生产厂家。

  蜿蜒的山路崎岖不平,他们一天驱车行程近800公里,后因山区大雾被迫夜宿到福建建阳。第二天早晨,毕世正因为过度劳累,腰腿疼病犯了,腰无法弯曲,还是张复宝帮师傅穿好了鞋。

  张复宝心疼师傅,一再劝他休息一天再赶路,毕世正却说:“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拼命?工期这么紧,耽误不起时间啊!还有,到任何生产厂家,都不要接受他们的钱物。如果接受了,我们就会干不好工作,就会亏欠企业,那是要落骂名的!”

  毕世正就是这样,不但把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年轻人,还教他们正直做人的道理。

  毕世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深深影响着周围的人。2009年8月的一天,由于加班,毕世正晚上没有回家,和几个徒弟住在一个屋里。后半夜睡得正香时,毕世正把徒弟庞佳推醒说:“小庞,外面下大雨了,咱们得到工地转转,电气设备最怕这种天气了。”

  那天的雨下得真大,淋得人睁不开眼。徒弟们怕毕世正摔倒,就说,“师傅,这雨太大,您回屋吧,我们几个去看看就行了。”毕世正站在雨中大声说:“不行啊,不去看看我不放心。”就这样,徒弟们搀着毕世正深一脚浅一脚地趟着水把3个井口、绞车房全部转了一遍。最后毕世正又带他们到了110千伏变电站,指挥他们在配电房外挖临时排水沟。

  最后,毕世正对几个徒弟说:“你们几个小伙子记好了,遇到大风、大雨天气别人都是往屋子里钻,但对咱们搞机电的,越是这种天气越要往现场跑!”

  矿井井筒装备是百年工程,井筒里敷设的管道、排水管路、电缆都是矿井的生命线,梯子间是煤矿工人最后的一道生命保障,工程质量至关重要。赵固二矿副井井筒装备完成后,毕世正坚持要亲自下井验收,徒弟们看他年纪大都劝他别下了,可他却说:“这么重要的工程,我怎么能不去呢?这也许是我参与建设的最后一对矿井了,我要对得起焦煤的子孙后代呀!”

  毕世正人如其名,在生活中淡泊名利,正直无私。在他与徒弟共同研发的科研成果上报署名时,他总是让徒弟把自己的名字去掉,他说:“年轻人要发展,是很需要这些东西的,而且你们也确实做了许多工作。”所有徒弟的论文,他都会一遍又一遍地审阅,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现在,毕世正教过的徒弟每人都有一大摞获奖证书,而上面却没有他的名字。

  誓言无声

  “我是党培养出来的,任何时候个人利益都要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我要努力为祖国的煤炭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56年前,毕世正在入党志愿书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是党培养出来的,任何时候个人利益都要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我要努力为祖国的煤炭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这句誓言他践行了一生。

  2010年2月16日,农历大年初三。毕世正在工地现场检查工程质量时突然感到腿疼得厉害,下班后在赶回家的路上,腿疼症状加重了。回到家里,二女儿毕静知道后坚决要求第二天陪他去医院治疗,可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悄悄地上班去了。

  赵固二矿领导知道后,专门指示办公室安排一辆专车接送毕世正上下班。可他知道矿井基建期间用车非常紧张,坚决不同意。

  一个多月后,毕世正实在走不动了,就叫儿子搀着他到市人民医院疼痛科治疗。医生用很粗的温银针给他针灸,那种疼痛就是年轻人也难以忍受。看到他疼痛的样子,医生建议他住院,慢慢扎针治疗。他却说:“不行啊,矿上太忙,离不开,你就一次多扎几针吧,再疼我都能忍。”

  2010年5月,正在进行基础建设的焦煤集团新河矿井副井永久提升系统的尾绳运行出现问题,总是摩擦挡绳木。此时,毕世正的腿疼病已经加重,连走路都很困难,但当新河矿井领导专程请他去看看时,他立刻就答应了。到矿上以后,他不顾75岁高龄的病躯,坚持要下井到副井井底现场查看。

  来到通往副井底的斜巷下段时,发现前面有较多积水。该矿机电副矿长徐国强对毕世正说:“毕工,您就在这儿,不要过去了,我仔细检查后向您汇报就行了。”“一坑水算个啥?我都走到这儿了,还是过去看看吧。”说着,他就要往水里走。见此情景,徐国强连忙弯下腰,背着毕世正趟过没膝的积水,来到了副井底。到了现场,毕世正又怕观察不细致导致解决故障不彻底,坚持一定要到正对着井筒的部位观察。当时井筒的淋水就像下大雨,徐国强扶着毕世正站在井筒下方不到3分钟,两个人的衣服全湿透了……

  那天,毕世正在现场仔细观察、处理了近6个小时,最终通过加装托辊等措施,彻底解决了尾绳摩擦挡绳木的问题。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毕世正也深爱着自己的家人。在生前的最后一段时光,他每次回家总是径直走到小孙子的摇篮边,与小孙子玩个不停。每次出差前,他总是把家里的事一件件安排好,把老伴要吃的药一片一片地数好、包好,千叮咛、万嘱咐。

  2010年11月底,在工作上与毕世正打过近40年交道的张亚祥来到他家里探望,已经因病近一个月没能到矿上上班的毕世正不停地问这问那。临别时,他紧紧拉着这位老伙计的手说:“我是不中了,你可要帮着把排水管子固定好啊!我最不放心的就是管子道那几趟通往大泵房的管子,二矿水这么大,这可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安危呀……”

  得知毕世正的病情加重后,河南煤化集团的有关领导、焦煤集团的领导和赵固二矿的领导前来探望,还派专车把毕世正接到了焦煤集团中央医院老干部病房,并安排矿上的两名年轻同志到医院陪护。

  2011年1月10日,医院诊断结果出来了:肺癌晚期。

  1月29日,毕世正出现第一次昏迷。他的爱人不停地呼唤他,待他略有反应时就问他:“老毕,你现在在哪儿啊,知不知道你现在在哪儿啊?”“啊,在哪儿?我在找黄河桥呢!”“找黄河桥干啥哩?”“啊,我出差呢,去安徽看水泵呢!”

  2月1日上午,毕世正在昏睡中突然睁开眼睛,对着坐在床边的儿子毕然说道:“你坐这儿干啥哩?还不赶快召集人开会,这个方案得赶紧定……”

  那一刻,毕然望着一辈子闲不住的父亲泪如泉涌。

  2月7日,农历正月初五,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2月8日一大早,河南煤化集团、焦煤集团、赵固二矿各级领导纷纷来到毕世正的病床前。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的毕世正紧紧拉着赵固二矿矿长魏世义的手颤巍巍地说:“魏矿长,我最不放心的就是咱矿泵房的那几趟管子,你可要把它们固定好啊!……”

  2月20日2时许,毕世正突然神智异常清醒,他从床上坐了起来,拉着陪护他近两个月的赵固二矿员工张小光的手说个不停,单单是矿井基本建设的流程就足足讲了近两个小时,他恨不得把自己的平生所学都传授给眼前这位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

  最后,他紧紧拉着张小光的手说:“大家都在瞒着我,我知道这次自己的病是好不了了。可我真舍不得大家啊!我的工作还没有干完,我还想继续工作呀!……”

  5时30分左右,毕世正再次陷入昏迷中。而这次,令人尊敬的老专家再也没有醒过来。

  2011年2月22日14时,毕世正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死亦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毕世正走了,他从住院到去世,说的是工作、讲的还是工作,没有留下一句交代家人的话。

  毕世正走了。为了焦煤集团的矿井基本建设,他投身煤海、退而不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生命和忠诚践行了一名老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毕世正还活着。他希望看到千千万万个热爱煤炭事业的干部工人,在这块让他为之魂牵梦绕的热土上,用心做事、追求卓越,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用满腔的热血和无限的赤诚融入到河南煤化焦煤集团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去书写河南煤化焦煤集团跨越式大发展的宏伟篇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