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晓军
核心提示
连续两年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取得全县第一名,连年获得全县“绩效考核优秀单位”、“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先进窗口”、“为民办实事先进单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特殊贡献单位”、“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年来,修武县工商局树立“服务发展是第一要务,监管执法是第一责任”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始终坚持把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作为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提升队伍素质和树立良好形象的有效载体,取得了显著成效。日前,记者深入该局采访其政风行风建设的工作经验。
优质服务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我们公司之所以能够成功上市,修武县工商局功不可没。没有他们派专人跑前跑后、主动服务,不知道我们要走多少弯路。”记者日前在该县采访时,河南伟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位副总经理提起一年前该公司的上市经历,对该县工商局仍心怀感激之情。其实,这仅是该局全力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修武县工商局新一届党组成立以来,提出了“勤奋工作让党委政府满意、倾力服务让企业商户满意、提升形象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新年伊始,该局便围绕如何支持修武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研究出台《关于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支持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的意见》,从放宽注册登记条件、强化工商政策扶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等方面全方位服务该县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并持续抓好落实。针对部分企业提出的“产业集聚区离县城较远,办理手续不方便”的问题,该局打破常规,迅速在产业集聚区设立工商窗口,指派2名业务骨干常驻办公,并对其下放登记权限。对重大招商项目,积极推行领办服务、现场服务、特办服务、跟踪服务等“四项服务”,要求工作人员从企业咨询的第一步开始,全程提供政策咨询、领取文书、材料准备、受理登记等“保姆式服务”,确保企业快速准入,落地生根。
该局立足县域经济特点,把商标战略作为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倾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组织开展企业品牌大走访活动,深入企业宣传、帮助、指导,积极为企业申报商标注册出谋划策,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全面提升企业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在该局的精心指导下,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的“云台山”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填补了我省旅游业没有中国驰名商标的空白。全县商标品牌建设形成了拥有1件中国驰名商标、8件省著名商标的良好格局。
在服务企业发展的同时,该局以服务“三农”为核心,大力开展“工商干部牵手百村”创建“六个一”工程,即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一户农资规范经营店、有一个农产品注册商标、有一个订单农业项目、有一个农村消费维权工作站、有一户食品安全示范店。今年年初以来,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3家,确定农资规范经营店62户、食品安全示范店126户,申报农产品注册商标5 件,签订农产品订单合同15份,设立“12315农村消费维权站”210 个,全力支持农村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精细监管彰显执法为民形象
“推行全方位、精细化市场巡查网格化监管新模式,就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工商职能,推动监管到位,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修武县工商局局长申大勇如是说。
在积极探索和推进“网格化”综合监管新模式的过程中,该局将县局所管的辖区设为一级格、7个中心工商所辖区为二级格、68个巡查组为三级格、101名责任人的责任区为四级格,构建了县局—工商所—巡查组—巡查人员四级网格体系。将日常巡查、案件查处、投诉处理、食品安全等各项监管工作都直接纳入“网格”,每个执法人员都有自己的“责任田”,“守土有责”所体现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主动性得到显著提高。
由于辖区市场主体的监管任务直接明确到网格,落实到人,职、权、责相辅相成、相互统一。在责任与压力的促使下,管理分工由过去的“派活式”转变为“主动式”;管理责任由过去的“模糊式”转变为“清晰式”;管理职能由过去的“单一式”转变为“综合式”;管理方式由过去的“粗放式”转变为“精确式”。老加新、“1+1”监管模式的实施,促进了实践经验和业务知识的有机融合,涌现出一大批“会监管、会执法、会维权、会服务”的业务精英。
该局依托信息化手段,使网格监管所涉及的每一项职能工作在信息系统中都有记载,全局干部对各网格的工作都可在透明的内网平台中予以查询和监督。同时,充分利用系统中运行的信息记载、统计和绩效考核等模块,将大量的监管工作以数据形式客观显示,进行充分的量化。通过“对比”和“成绩单”的形式,让数据“说话”,激发干部工作热情。
郇封工商所所长陈栋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自市场巡查网格化监管机制实施以来,每名干部职工都直接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那些推诿扯皮、坐等观望等现象得到了极大改善。”
随着市场巡查网格化监管机制的深入开展,该局初步实现了“三无”(监管对象无遗漏、监管辖区无死角、监管责任无真空)、“五清”(监管区域清、监管人员清、工作责任清、市场主体底数清、违章违法情况清)的市场监管目标,基层工作局面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该局主动创新市场监管模式的做法受到了市工商局的充分肯定。5月25日,全市工商系统在该局召开了市场巡查网格化监管工作现场会,并将“修武模式”进行大力推广。
狠抓队伍建设打造崭新形象
队伍建设是根本,更是保障。今年年初以来,该局提出“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执法严明、群众满意”的队伍建设目标,“整体工作争先进、单项工作争第一”,大力推进法治工商、服务工商、责任工商、现代工商、和谐工商“五个工商”建设,队伍面貌焕然一新。
谈及如何加强队伍建设,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申大勇说,他任职后重点抓好“三个建设”:建设政治过硬的班子队伍、建设业务精湛的执法队伍、建设勤政廉洁的干部队伍。通过抓决策力、抓执行力、抓凝聚力,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该局把强化培训作为提高业务技能的重要抓手,将培训时间制度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程序规范化,有效提高了干部队伍的依法行政水平。记者日前在该局见到,业务培训正在紧张进行,专业讲师现场授课,人机结合同步学习,问题疑惑现场解答,结对帮扶共同提升。培训内容涉及行政执法办案、微机操作、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确保勤政廉政,该局制定了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向监管对象述职述廉、廉政与监管风险点防范、政务公开等制度,各级领导班子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在办公场所设立了举报箱、公布了举报电话;聘请10名行风监督员并定期召开座谈会;组织开展“千家万户评工商”活动,以走访或邮寄的形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商户发放征求意见函,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认真归纳整理,建立台账,责任到人,逐条销号,并及时反馈整改情况。
今年年初以来,该局推行了保廉、谈廉、导廉、助廉、述廉、评廉等“六廉”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大力开展“服务为发展,满意在工商”活动。工作中全面落实“五个一”:每人一本行政执法手册,每人一块执法岗公示牌,每人一份廉政建设承诺书,每月一次考核,每月一次通报。“六廉”工作的全面落实,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蹚出了一条新路,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
今日的修武工商,正以更加优良的作风、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全面建设“生态修武、文化修武、活力修武、和谐修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