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凯
据媒体报道,为缓解交通拥堵,北京市政府向周边居民开放机关大院停车场,实行错时停车。工作日下班时间居民车辆可在机关大院停靠,节假日可全天停靠,每月收费为150元。
随着国内各城市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有车族开始面临停车难的问题。尤其在一些老小区内,由于设计时并未考虑车位问题,小区内的占道停车现象比比皆是,不仅挤占了公共活动空间,也在消防、急救等方面埋下了安全隐患。
北京市政府向周边居民开放机关大院停车场实行错时停车的做法,不但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方便了市民停车,也树立了亲民便民的形象,可谓实实在在的顺应民心之举。
要治理停车难,需要在城市规划、道路改造、车位设置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一般需要较长周期才能见到成效。在当前国内汽车保有量急剧攀升的前提下,综合治理的长周期与现实停车的迫切性便形成了矛盾,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缓解和疏导。
从长远来看,要解决停车难问题,治本之策还是综合治理。但是,在努力治本的同时,有效的治标方法也必须被重视起来。毕竟,在用车已经成为基本生活需求的今天,人们不会静待城市规划到位了再去买车。因此,北京市政府向公众开放机关大院实行错时停车的举动,就具有了开风气之先的意味。
公共资源是有限的,即便将来城市功能日益完善,这种资源也不可能无限度扩张。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率,便是一种有效而实用的可行办法。
就停车位来说,政府机关的停车场在下班时间和节假日期间往往闲置,而同时段的居民区内则往往车堵为患、一位难求。政府机关在这一时段内开放停车场,让周边居民错时停车,既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利用率,满足了公众的停车需求,也从侧面消除了居民小区因为车辆乱停乱放而增加的安全隐患,并且树立了顺民亲民、以人为本的形象,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以此类推,政府机关能够做到的,企事业单位同样可以做到。如果各级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闲置车位都能面向公众开放以供错时停车,必将在相当大程度上缓解公众的停车难问题。
当然,有些单位出于管理和安全上的考虑,会对开放停车位心存顾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在出台此类便民措施的同时,相关单位也应量力而行,并对管理办法加以完善,否则一旦因此出现纠纷,反为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