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重度慢性乙肝如果治疗不正确,容易出现肝坏死,危及生命。家住我市的女患者宋某得了重度慢性乙肝后,在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一周后病情便大有好转。这是近日记者在该院三科采访时了解到的。
7月29日,患者宋某来到市第三人民医院三科就诊,该科副主任张淑娥经过询问和检查了解到,宋某因生气出现腹胀、恶心、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2个多月了;而化验结果显示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异常,乙肝病毒含量高达5千万IU/ML,谷丙转氨酶高达951U/L,是典型的重度慢性乙肝。张淑娥根据其病情,制订了科学的护肝和抗病毒治疗方案。
经过一周的治疗,宋某的病情不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且治疗效果明显。8月9日,张淑娥查房时,了解到患者的精神、食欲基本恢复正常,腹胀、恶心、乏力等症状消失,化验报告显示,其乙肝病毒含量降至3.3万IU/ML,谷丙转氨酶降至259U/L,继续治疗半个多月就可以出院。出院后,宋某只需要每天坚持口服药物,定期检查就行了。
据张淑娥介绍,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均可诊断为慢性乙肝,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慢性乙肝又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类型。轻度慢性乙肝患者症状较轻、较少,如轻度乏力、轻度腹胀、轻度肝区不适等,转氨酶一般在3倍正常值以下(正常值为40单位),胆红素在2倍正常值左右(正常值为17.1微摩尔/升),白蛋白大于或等于35克/升(正常值为35~55克/升);中度慢性乙肝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肝功能改变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转氨酶超过正常值3倍,胆红素超过正常值2~5倍,白蛋白为32~35克/升;重度慢性乙肝患者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差、腹胀、便溏、尿黄、肝区疼痛、面色灰暗、肝掌、蜘蛛痣等,肝功能损伤较重,转氨酶超过正常值3~5倍,胆红素超过正常值5倍,白蛋白小于或等于32克/升。 王龙卿
张素娥 市三医院三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焦作市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委员;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在国家级、省级、市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市级科研成果2项;对老年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痢疾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