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诞生。在它的影响和推动下,大学生体育竞赛也日渐增多。1923 年,由法国的国际性大学生运动组织——世界学生联合会在巴黎举办了世界学生运动会,虽然仅有10个国家的学生参赛,且只设置了业余选手参加的比赛项目,但 这次大会开了世界性大学生体育赛事的先河。
次年,由“国际学生联合会”在华沙举行了首届国际大学生运动会,设田径、游泳、和击剑3个比赛项目。此后,运动会不定期举办,并于1928年举办了冬季运动会。至1939年,国际学生联合会共举办了8届国际大学生运动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大学生运动阵营出现了分裂,国际大学生运动会被迫停止。
1947年,取代“国际学生联合会”而成立的“世界学生联合会”在巴黎举办了战后首届国际大学生运动会,共有来自17个国家的800余名代表参加了该届运动会。
1949 年,为回应支持东方阵营的世界学生联合会,西方阵营在卢森堡成立了“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两个组织保持相互竞争的关系,各自举办国际大学生体育竞赛。1959年,两个组织合并成为唯一的世界大学生体育运动的最高机构——国际大学生体育运动联合会,举办第一届东、西方国家共同参与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第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1959年8月26日至9月7日在意大利都灵举行。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985名运动员共同见证了这一国际体坛盛会的诞生。比赛紧张激烈,最终东道主意大利以19枚金牌、10枚银牌、9枚铜牌的成绩位居金牌榜首位。前苏联和前联邦德国分别位列第二、三位。日本排行第十位,是亚洲取得的最好成绩的国家。
在本届世界大运会上,组委会正式确定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这一会名,设计了由代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U字和代表五大洲的五星组成的会徽和会旗,会歌“让我们欢乐吧”也第一次在金牌颁授时奏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正式诞生成为了国际体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