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颖江
从2007年至今,市第五人民医院先后被评为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医疗质量万里行先进单位、依法治院先进单位、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监督量化考核A级单位、卫生工作目标先进单位、市卫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在荣誉的背后,市第五人民医院是如何大踏步前进的呢?近日,记者走进市第五人民医院,揭开了该院的发展之谜。
【改革】
明明白白看病 清清楚楚花钱
什么样的医院是患者喜欢的?什么样的医生是患者敬重的?看得起病的医院是患者喜欢的,以德行医、廉洁行医的医生是患者敬重的。
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坚持廉洁行医、以德行医,并不断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杜绝收受索要红包、接受回扣等行为。为让患者明明白白看病、清清楚楚花钱,医院向社会作出了“乱收费1+1赔偿”的承诺。
该院在我市率先实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以来,药价大幅度下降,即使对非基本药物也实施了“零差率”销售,同时从源头上杜绝医药购销环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将实惠真正让利于百姓,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提升,药占比率多年来在我市综合医院一直处于最低水平,该院成为全市收费最低、老百姓能看得起病的医院,仅2010年就为病人减免就诊费用近200万元。
“多一声问候、多一些微笑、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帮助”。秉承一切让患者满意的工作目标,市第五人民医院不断创新服务措施,提出“换位思考,转变思想,为病人提供温馨化服务”的理念,全院上下开展一系列优质服务活动,努力为患者提供温馨、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该院护理部开展了“送药到手、看服入口、服后再走”的细化服务,主动服务、温馨服务、个性化服务成为消融医患矛盾坚冰的一汪春水。同时,该院医护人员在诊疗前做到主动迎接;诊疗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提供疾病知识指导;诊疗结束后预约下次复诊时间,并对出院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将服务从院内延伸到了院外。
【创新】
打破常规人事体制 引进学科带头人
什么样的医院能留住患者?不是环境好的医院就能留住患者,只有同时拥有一流的就医环境、优秀的技术人才、先进的检查设备的医院才能留住患者。
引进人才。2007年7月份,市第五人民医院新领导班子组成后,打破常规的人事体制,分层次引进了各类学科带头人及实用人才,建立高起点、高水平、高层次的专科和人才建设机制,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队。
有了学科带头人,没有尖端的诊断设备配合,再好的技术也无法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了给医生营造良好的诊疗环境,医院采取融资、分批付款、垫资、对外合作等方式添置了麻醉机、呼吸机、进口B超、磁共振、东芝16排螺旋CT、自动生化分析仪、体外碎石机;引进电子肠镜、DR机、数字胃肠机、动脉硬化治疗仪、妇科蓝光治疗仪等大中型设备,不仅提高了医生的诊治水平,还使医院的科技含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发展】
创先争优 科技兴院
优秀的技术人才、尖端的诊疗设备使该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该院外科成功开展了国内领先的无框架立体定向治疗新技术,填补了我市立体定向治疗方法的空白;妇产科开展了中晚孕产妇无痛分娩术;外科开展了后路镜下颈腰椎疾病治疗、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输尿管气化弹道碎石术及肾脏切除术、内镜下置放金属支架治疗贲门癌狭窄术;检验科开展了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及肿瘤标志物的检验等几十个新项目。
医院开展的腔镜技术在各科室得到广泛应用,2009年《胶囊内镜在全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通过审批立项,并申报了焦作市医疗科研项目;外二科主任葛志江和同事一道开展的“经皮肾镜超声碎石”科研项目获河南省百项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同时,该院经省卫生厅批准成立了焦作市体检中心和焦作市骨科创伤急救中心,2010年体检人数已突破15000人次,位居全市前列。
【前进】
创先争优 勇争一流
经过了改革、创新、发展之路后,市第五人民医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何在发展中更好地前进?该院又开始了新的尝试。该院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合医院特点,推出了四个结合:
与文明医院创建相结合,做到了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热情周到、尊重患者,不断提高文明服务水平;
与创建平安医院相结合,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全生产、加强三基培训、突出技能训练,确保安全稳定;
与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做到求实求效,推出一系列便民措施,选择了内科和外科两个病区作为试点科室,制定了优质服务具体措施、考核标准和承诺书,使病人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服务;
与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相结合,在青年团员中开展了争当一名健康好卫士演讲比赛,通过比赛和讨论,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理清了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提高质量与绩效考核之间的关系,最终把全院职工凝聚到一起,形成合力,从而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服务型、技术型团队。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第五人民医院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和完善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活动成果,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推进全院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