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我市农村的小郑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后来,他和朋友一起来到城市里打工。去年年初,他在我市的一家大企业找到了工作,在参加公司组织的体检中发现肝功能异常。于是,小郑又作了一次全面的检查,结果是乙肝五项正常。小郑经人介绍来到市第三人民医院,找到感染四科主任赵宇亮就诊。赵宇亮经过详细询问后,建议他查一下丙型肝炎的相关指标,结果发现小郑的丙肝抗体是阳性,进一步检查丙肝病毒(HCVRNA)也呈阳性,也就是说小郑感染了丙肝病毒。
赵宇亮介绍,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以肝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疾病。HCV的基因可分为9个亚型,其中Ⅰ型和Ⅳ型病毒的复制水平和致病力较强,且对干扰素治疗易产生耐药性。虽然我国HCVⅣ型感染罕见,但Ⅰ型感染者约占80%,所以就增加了治疗难度。
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丙型肝炎患者以及慢性病毒携带者,其传播途径以血液传播为主,约占输血后肝炎的70%。非输血途径主要包括:家庭成员生活密切接触,共同使用牙刷、梳子、剃须刀、指甲刀等都有传播的可能;性接触及母婴传播的可能性亦存在,但传播机会较少,远不如乙肝多见。
丙型肝炎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急性肝炎症状较轻,常无黄疸或黄疸较轻,黄疸患者仅占25%;二是慢性化程度高,80%的急性肝炎易发展为慢性肝炎,远高于乙肝;三是部分病例常与HBV重叠感染,症状较单纯HCV感染重;四是肝硬化及肝癌发病率比乙肝高。
HCV的基因多变性使其易发生免疫逃逸并导致疾病慢性化,再加上无有效疫苗,专家预计,未来我国的发病人数可能会有所增加。目前,国内丙肝发病率虽比乙肝低,但成人感染了乙肝后约90%不发病,并产生保护性抗体(抗-HBs),而HCV感染后约80%转为慢性。由于HCV感染后多数无明显症状,不易早期诊断和治疗,使患者在亚临床状态下病情会缓慢加重,以至出现临床症状时,已有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对于丙型肝炎患者,只要患者没有进展到肝硬化的失代偿期,大多还有抗病毒治疗的意义,而且有效率较高,接近70%。所以,对于丙型肝炎的感染者而言,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意义重大。 王龙卿
赵宇亮,市三医院感染四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原河南医科大学);从事肝脏疾病及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及研究工作20多年,曾在北京佑安医院进修学习,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家级及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省级科研成果1项,市级科研成果2项,专著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