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郑军、黄金荣、王和丰) 8月20日一大早,市中级法院法官冒雨驱车30多公里,将一份免缴诉讼费通知单送到了90岁高龄的刘秀英老人手中。老人感慨地说:“真是太麻烦你们了,俺那两个儿子要是有你们一半好,也闹不到今天这个地步。”
刘秀英老人家住修武县城关镇刘桥村,老伴走后,她便住进了小儿子家。后因患脑中风半身不遂,长期卧病在床。多年来,她的大儿子、二儿子都没有到家中看望她一眼,也没有寄过赡养费。后来小儿子失去了工作,娘俩儿的生活更加艰难。老人多次向大儿子、二儿子索要生活费,均被拒绝。老人一怒之下,将两个儿子告上了法庭。
一审法院审理后判决刘秀英胜诉,但是老人对赡养费标准等内容并不满意,要求上诉。可是上诉要预缴诉讼费,老人由于一时拿不出钱来,只好无奈地放弃上诉。
“绝不让一位群众因没钱而打不起官司。”市中级法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该院常务副院长刘明当即作出决定。该院立案庭法官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主动帮助老人填写司法救助申请书,并在两天内完成了合议、审批、送达,做到了司法救助“三及时”。送达当天正是周六,阴雨连绵,可是为了群众的利益,法官放弃节假日,主动上门服务,将法院的关怀送到群众家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