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开局篇 跨越发展新速度
谋略篇 五区竞相秀新姿
太行山下织锦绣 中原崛起五彩城
未来篇 妙笔绘就新城区
奋进篇 豪情满怀创伟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未来篇 妙笔绘就新城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空间发展战略: 区域融合,郑焦一体

  ●功能发展战略: 指状辐射,复合集聚 ●产业发展战略: 创新产业,成就财富 ●环境发展战略: 滴水织绿,城野共生 ●文化发展战略: 古承今扬,覃怀标杆

  焦作都市圈空间结构为双核三辅、一轴五带、辐射组群。双核:焦作主城区和南部的焦作新区;三辅:博爱县城、修武县城、武陟县城;一轴:横贯东西的大沙河自然生态轴;五带:五条产业发展带;辐射组群:在核心区周围培育生态旅游、商贸物流等组群,建立与城市核心区快速联系的辐射型交通网络。

  ●功能发展战略: 指状辐射,复合集聚

  指状辐射:(1)联系博爱—济源:依托现有的西部工业集聚区,向博爱延展,形成机械—汽配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机械—汽配相关产业;(2)联系温县—洛阳:温县的太极文化及洛阳的古都文明与焦作的山水文化形成对接;(3)联系郑州高新区—登封:将主城区、焦作新区与郑州在空间上衔接,延续城市向南发展的脉络,形成现代服务发展带;(4)联系武陟—郑州市区:依托高新区科技研发优势及武陟的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优势,形成“食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围绕焦作的“怀府四宝”进行产业的研发生产,提升焦作食品—生物医药的整体开发水平;(5)联系修武—新乡:充分利用焦作新区的研发基础以及焦东组团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和修武的工程装备及机械制造的良好发展态势,发展电气产业集群。复合集聚:西部工业集聚区,文化旅游度假区、现代服务区、创意研发区,综合产业区、生态宜居区、新兴产业集聚区。

  ●产业发展战略: 创新产业,成就财富

  焦作新区的产业空间大布局为“繁华看中心,实力看双翼,特色看两肋”。(1)新区中心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贸易、信息服务、中介咨询、创意研发、会展销售等,建设强大的带动极核。(2)新区西部以西部工业聚集区为基础,布局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煤盐联合化工、汽车配件等产业组团;东部以先进制造业为依托,布局都市工业、食品加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物流仓储等产业组团。(3)新区中心两肋以生态农业用地为主,重点培育“农业+观光”特色产业,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区。

  ●环境发展战略: 滴水织绿,城野共生

  构建“三水五带、城野交融”的生态格局。“三水”:大沙河,绿带缠腰;南水北调,穿城而过;中央水廊,会通南北。“五带”:西南角的生态通廊结合防护绿带及自然耕地形成西部工业集聚区与文化旅游度假区之间的天然绿色屏障;文化旅游区之间的生态通廊为农业生态观光园;南部的生态通廊指新月铁路双线及郑焦晋高速公路两侧的防护绿带,是组团之间的绿化隔离带;中央水廊东侧的生态通廊,结合蒋沟布局绿化,成为新区主要的生态公共休闲区;东南部的生态通廊为新区工业集聚区与居住区之间的绿化隔离带。

  ●文化发展战略: 古承今扬,覃怀标杆

  以古传神,打造多彩文化走廊:(1)蓝色的工业文化走廊;(2)绿色的农耕文化走廊;(3)红色的道途文化走廊;(4)紫色的起源文化走廊。以史颂德,构建文化标杆:以焦作举世闻名的历史事件为名,规划若干文化旅游项目,如正史玄风广场、中央水公园、魏晋公园、七贤公园、古代名人苑等,保留城市历史的记忆,形成贯穿时空的历史人文轴,打造文化高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