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聂楠)昔日,四氯化硅作为一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一直是困扰多晶硅生产企业的桎梏。如今,焦煤集团立足循环经济,开展综合利用,依靠科技力量点石成金,使四氯化硅变废为宝。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焦煤集团在加快发展煤炭主业的同时,确定了“以煤为本、深度加工、综合利用、协调发展”的发展方针,把开展煤炭的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提高煤炭副产品的附加值作为谋求生存发展、做大做强企业的战略依托,全面发展循环经济,把“负效应”降到最低,将废弃物“吃干榨净”,贡献了更多的绿色GDP。
据了解,作为多晶硅生产的副产物,四氯化硅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有毒化学物质,在高温高压下很容易泄漏甚至引发爆炸。大多数多晶硅生产企业对于四氯化硅的处理都束手无策,甚至贴钱外销。如何安全处理四氯化硅,甚至关系到我国多晶硅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氯化硅的综合利用不仅让焦煤集团有效地化解了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困境,而且使企业在变废为宝的科技转换中尝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甜头。
为了破解对四氯化硅处理的难题,焦煤集团在建设年产1000吨多晶硅生产线时,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气相白炭黑生产工艺,实现了从四氯化硅中提取气相白炭黑的实际应用成果。目前,焦煤集团已建成4000吨/年气相白炭黑生产线,今年上半年,生产气相白炭黑1506吨,实际利用四氯化硅4520吨。值得一提的是,利用四氯化硅生产的气相白炭黑是河南省唯一高品质纳米级产品,该装置的运行也填补了我省空白,投产以来,产品供不应求,其中近40%的四氯化硅产品远销德国、加拿大、西班牙、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而氯氢化装置四氯化硅转化率维持在25%~26%,最高可达29%,且装置连续稳定运行周期超过国内其他企业装置,这在国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此外,四氯化硅氯氢化技术的引进,将四氯化硅重新转化为多晶硅的生产原料三氯氢硅,实现了四氯化硅的闭路循环。如此以来,焦煤集团既解决了四氯化硅的处理难题,又大幅度降低了多晶硅生产成本,实现了多晶硅副产四氯化硅污染物零排放的业界奇迹。